晉東山壑之間。

一面面大明龍旗、燕王旗,諸軍營旗破風飄揚。

僅僅是一個照面。

山壑間的官道上,便佈滿了原本想要趕往後葦澤關,控制此條東出山西官道的倭賊屍骸。

朱棣和張志遠二人,共領近兩萬兵馬。

在山脈縱橫,官道只能夾在山谷之間的晉東地區,大軍只是動用了前鋒營,連中軍本部都沒有受到影響,就解決了近三千名反叛的倭賊。

朱棣今日裡親自砍了三名倭賊,便無聊的退下了陣。

面對這幫連甲都沒有的倭賊,手中至多不過是幾把長槍的反賊,他實在是難以提起戰意。

加之像這些本該好好挖煤,卻忽然反叛的倭賊,軍功本就是要打折的,倒不如讓麾下將士們多殺一些。

朱棣帶著親兵,駕馬站在官道旁的一條高崗上,望著張志遠帶人追趕那些想要後撤傳訊的倭賊。

在視線的盡頭。

張志遠騎著一匹通體烏黑的戰馬,雙手把持著一杆精鋼長槍,紅纓飄動,招式大開大合,殺得乾淨利落。

不過是盞茶的功夫。

遠處想要逃走的倭賊,便已盡數伏誅。

朱棣看的雙眼炯炯有神,更是掩不住心中的喜愛:“志遠當真雄哉!”

護衛朱棣的親兵小旗官,在一旁面露笑容。

他們對燕王殿下這種毫不掩飾,每每都要對張統領表達最直接的喜愛,早已習慣。

小旗官更是附和道:“張統領小殺神名聲在外,本人悍勇無雙,軍中弟兄們人人仰慕不已。”

朱棣嗯了一聲,滿臉喜悅,望著已經引兵歸來的張志遠,更是歡喜的不行:“你們該是要多多仰慕於志遠,有機會多與他學學。便是闖不出他的小殺神的名頭,也讓本王座下再多幾員悍將。”

無形之中,張志遠已經成了北平都司,燕王麾下的標杆人物了。

小旗官面帶笑容,心中卻是有些難以接話。

數遍整個北平都司,乃至於整個九邊。

可不是人人都能和張志遠一樣,帶著百十號人就敢在關口外縱橫數百里。

更不敢學他,帶著千餘號人,就敢追著韃靼部的大部落驅逐千里之地。

悍不畏死啊。

整個燕王府和北平都司上下,誰都敬畏張志遠這等不怕死的勁頭。

這可不是想學就能學到的。

朱棣望著戰完之後,便往自己這邊過來的張志遠,眼中的喜愛之色越發濃郁:“彼之殺神,吾之福將也!”

張志遠這時候已經手持長槍,駕馬趕到朱棣跟前。

長槍被他重重的豎在地上,而他也只是單手握著槍桿,一個挺身就落在了地上。

站在地上,張志遠依舊手持長槍,單膝著地。

“啟稟王爺,此地倭賊已盡數被誅。末將於賊子口中得知,太原府以東壽陽、孟縣、樂平、平定州四城已被賊子竊占。請王爺示下,本部兵馬當如何應對。”

朱棣滿臉笑容,揮了揮手,已經是下了馬。

他走到張志遠跟前,俯身彎腰,伸出雙手攙扶著張志遠:“志遠莫急,殺了這一陣,可曾累了,快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