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壞到屁眼子裡的老東西(第1/3頁)
章節報錯
春風捲著長江上的水汽進到雅舍內。
不曾再見江面連天漁翁撒網場面的趙勉,側目看向眼前這幾名遠道而來的老儒。
這幾位都是在江南士林之中有著不菲名聲的儒學泰斗級人物。
平日在鄉野之間,身邊更是從不缺少了求學伺候的弟子門生,整個江南,乃至是整個天下,無數的年輕讀書人都希望以能夠追隨在這幾人身邊為榮耀。
他們在江南,便能對整個天下計程車林儒學,進行長臂管轄。
聲稱此次恩科,是危機,也是機會的老儒,掃了眼當場中書舍人劉三吾。
老儒並沒有絲毫普通百姓見官時的緊張和彷徨。
更多的是一份自信和從容不迫的氣度。
“既然陛下開恩科,對我等天下讀書人而言,便是足足的好事,多少窮盡書海的學子,終於能趁此時機取得功名,步入朝堂,為天下社稷計。”
隨著老儒的開口,在場眾人響起一陣附和之聲。
“吾輩讀書人,當為國朝效力。”
老儒繼續道:“陛下要充實填補朝堂官缺,所用人數必不會少,今科取用大抵是要增多的。”
2k
說到這裡,老儒看向面前的戶部尚書趙勉。
趙勉趕忙微微躬身頷首:“朝廷雖有候補官,然這些年地方上一直缺官良多,加之這一次半座浙江道沒了,無論如何,要想依著陛下所言,補滿官缺,今科錄用士子不可能少的。”
老儒點點頭,再看向劉三吾:“如此說來,你便該去爭一爭今科會試主考官的位子。”
在應天城舉行的會試,一般是有禮部支援操辦,也大多是由禮部的尚書侍郎們擔任會試主考。
不過相對而言,會試的這個主考官人選,也是可以從朝中儒學精通之人裡選擇。
正正好,劉三吾就是中書舍人,又是儒學大家。
只要他開口說出要拿今科會試主考的位子,朝中必然不會有太多的反對聲。
幾名老儒好似已經知曉了這個建議一樣,解釋目光平靜的看向劉三吾。
已經年近八旬的劉三吾,在這幾位老儒面前,卻好似是學生一樣,輕笑一聲道:“諸位覺得我可為主考?”
有人當下就開了口:“有何不可?”
最先開口的老儒亦是點頭說道:“只有拿下今科主考的位子,我等才能從容操辦。”
一旁的趙勉不由的偏頭看了過來,他隱隱已經猜到這幾位老先生的想法和主意是什麼了,不由瞥了劉三吾一眼。
劉三吾沉吟片刻後,低聲說道:“今科……不留體面,金榜之上多取我江南學子?”
幾名老儒同時點頭認同。
“往年總是要顧忌些天下人的體面,可今科卻不同,今科陛下是要取才學士子們填補官缺,這便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浙江道在推行那甚改革,更有推行天下的想法。陛下用恩科轉移我等與天下人的注意,我等便只好再不顧忌體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