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前。

百官目睹著秦王殿下今日入京覲見,做出的這幅負荊請罪手段,眾人心中想法各有不同。

朱樉渾然不顧身後所有人的目光,他徑直的衝著大殿內跪拜下來。

從躬身站著,到五體投地,匍匐在地。

這位大明宗室,除了皇太子以外,最為年長,藩國封號也最為榮耀的秦王朱樉,已經是放聲嚎哭起來。

“爹!”

“大哥!”

“我回來了!”

“兒臣有罪,臣弟有罪。”

“兒臣枉顧皇命,不思進取,為禍藩國,欺壓百姓,致使爹聖體有恙,兄長病重。”

“萬般一切,皆因兒臣所起。”

“兒臣罪該萬死,死不足惜,一死難撫地方百姓,難復爹和兄長身體安康。”

“兒臣只望爹聖體安康,兒臣也不要爹腦神,兒臣帶了荊條,只求爹能聖體康復,用這荊條狠狠的鞭撻兒臣。”

“兒臣願以一死,求得兄長否極泰來,掌御大明社稷之本。”

在大明朝文武百官面前,朱樉不住的悲慼嚎哭呼喚著。

便好似,他當真是認定了,皇帝和太子爺的身體,是因為他在地方上的惡劣秉性,才招致上蒼降罪。

《控衛在此》

更好似,他當真願意以死謝罪。

這一回,文武百官放棄了他們在往日,因為各自陣營所產生的衝突和隔閡。

不少人開始兩邊目光交流著。

詹徽、趙勉、茹瑺等幾名部堂尚書,目光看向武將班列臨頭的開國公常升。

幾人臉上都露出了一絲無奈。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秦王這一番表現,在今天這場御門監國上,已經是第二次出現了。

剛剛,就在剛剛。

那些功勳武將們,也是用同樣的法子,在皇太孫面前自請其罪。

秦王殿下這是要搶先坦白請罪,好令皇帝老爺子能對他從輕發落,網開一面。

朱允熥亦是目光幽幽的盯著自己這位演技堪稱影帝級的好二叔。

心中不由感嘆一聲。

大明朝開國洪武皇帝的兒子們,當真是沒有一個愚蠢的。

就是這位好二叔在封地時,多有胡作非為,可如今還是表現出了足夠的政治智慧。

二叔這是瞧準了老爺子不會真的將他怎麼樣,所以才敢弄出今日這麼一出的。

他想了想,大明朝開國二十四載以來,似乎也並沒有哪一位宗室藩王,在做了錯事之後,幹出這樣的事情來。

說不得,老爺子當真就會對他網開一面,從輕發落。

不由的,朱允熥目光轉移,看向了大殿裡。

想必這個時候,老爺子和老爹,都已經是知道了,他們的兒子、弟弟,已經回京,並且聽到了他現在所說的話了吧。

只是大殿前漸漸的,除了秦王朱樉的低鳴聲,便是寂寂無聲。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皇帝老爺子到底會對秦王做出怎樣的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