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聯邦歷48年。

一種新型聯邦戰艦服役了。

聯邦內部代號x307,共工級泛用途戰艦。

得益於重新設計的優勢,共工級作為聯邦的次等戰艦,反倒是比盤古級先一步應用了空間擴張,以及空間儲存技術。

因此,每一艘共工級戰艦的長度,僅僅只有285米。

至於武器方面,比起盤古級就要差上不少了。

畢竟,雖然使用了三核心的星核同步系統,但比起零點能源來說,還是要差上不少的。

因此,除了空間護盾外,共工級只配置了一套閹割版本的空間壓縮炮,兩門空間穿透炮,以及三門空間切割炮。

但這也已經比聯合戰艦要強上很多了。

當然了,在共工級開始量產的時候,全新的盤古級ii型戰艦也同樣完成了設計,並進入了測試階段。

一旦這一型戰艦開始量產之後,將會逐步用於替換聯邦現役的盤古級戰艦。

而被替換下來的盤古i型戰艦,將會進行閹割改裝,砍掉零點能源模組,去掉一部分艦載武器,並換上三核心的星核能源系統後。

送入星際航道管理部服役。

除此之外,聯邦的第二批戰星,也同樣是開建了。

整整八艘!

將會用於開拓艦隊第二至第八軍團、司令部直屬軍團,以及精靈軍團的旗艦所使用。

之前說過,聯邦的戰星很特殊,幾乎每一艘都是單獨設計的,在舊聯邦時代...

戰星就沒有相同的。

上一次,開天與闢地兩艘姐妹艦的同時開工,實際上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建造兩艘完全相同的戰星。

雖然這樣搞節約時間,但實際上,在聯邦艦隊中有不少的反對聲音。

畢竟...

戰星在人類心中,從來都是獨一無二的代名詞。

是的,每一艘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已經算得上是聯邦的標誌了。

一旦獨立無二的標籤沒有了,那在聯邦民眾心中,戰星就和量產艦沒什麼區別了。

而且,作為旗艦使用,也確實是需要一些特殊性。

但是,為了這些原因,真有必要像舊聯邦那樣花費大量力氣,每一艘戰星都重頭設計嗎?

務實些的話,肯定是沒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