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歷43年。

隨著人蟲之戰落下帷幕,聯邦在本星系群內,已經再無敵人。

除了仙女座、三角座以及小麥哲倫星系被列為禁止進入的保護區,再加上六分儀a被列為軍事管制星系外。

其餘46個星系,全都步入了大開發時代。

得益於空間粒子重構技術,以及星核能量的全面應用。

再加上為了獲取積分,任勞任怨的各附屬文明,開發這些星系,相比起十多年前所預估的速度,要快了十倍以上。

但即便是如此,初步開發怕是也得至少七八年時間。

畢竟,整個星系群內,最終成為聯邦附屬文明的,終究是少數,而九成九的文明,都讓聯邦給滅了。

因此,人力上還是有很大欠缺的。

甚至可以說,即便是讓每個附屬文明的生存區再擴大十倍,本星系群內依舊還能有大量空餘地盤。

當然了,這個口子不能開。

想要更多生存空間,不是不可以,拿積分來換!

簡而言之,這就是以工代賑的星際版本。

聯邦是會扶持這些附屬文明快速發展,但這個扶持不是白給的。

還是那句話,你付出越多,得到就越多。

聯邦...

不養廢物!

說起來,在人蟲之戰時,附屬文明中收益最大的...

便是藍眼文明瞭。

畢竟,這個文明本身就是一個四階文明,還是一個老牌的四階文明。

無論是資源儲備,還是技術上,都要超過其他附屬文明太多。

因此,小麥哲倫之戰時,藍眼文明派出的艦隊,也同樣是最多,甚至幾乎是派出艦隊數量第二至第十名的總和了。

自然,最終他們所收穫的軍功,也同樣是最多的。

這不,小麥哲倫這邊結束後,獲取龐大積分的藍眼文明,直接跑來聯邦這兌換了五萬艘聯合i型戰艦,甚至還預兌換了2萬艘即將量產的聯合ii型戰艦。

這要再加上小麥哲倫之戰後剩下的那些。

藍眼文明的聯合戰艦數量,都已達到十萬之巨了。

這要放在幾十年前,單憑這十萬聯合戰艦,就足以橫掃整個銀河系,又或是跑去大麥哲倫星系內,將幽魂一族摁在地上摩擦。

甚至...

連跑去小麥哲倫星系,與瑪薩爾神只懟一陣子,將十大神域折騰到雞飛狗跳,那都不是太大問題了。

至於說下,麾下附屬文明太強,是否會威脅到聯邦?

這根本就不是個事。

別忘了,這些附屬文明的戰艦都是誰提供的。

說得直白一些,哪怕真有一天,這些附屬文明膨脹起來,扯起反聯邦的大旗。

那也沒關係!

聯合戰艦上,無論是超空間引擎、能源核心、武器系統,又或是護盾系統,上面可全都有著聯邦預留的後門。

一道指令發出去,所有戰艦都變得癱瘓。

關於這一點,其實這些附屬文明都是心知肚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