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我有一些想法!」

聽到這話,在座不少人都是眼皮一跳。

這熟悉的話,這熟悉的聲音...

除了江星辰還能有誰呢?

原本,江星辰作為準將是沒資格參與高層會議的。

不過,這些年積累的巨大戰功,讓其在不久之前晉升了軍銜,成為了一名聯邦少將。

好吧,原本就算是少將,也同樣是無法參加這個級別會議的。

但是好巧不巧的是,軍部最近透過一個聯邦艦隊結構調整的議桉。

由於銀河系的即將一統,聯邦艦隊的未來目標,也同樣迎來的全新的變化。

簡單的十支主力艦隊劃分,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未來的需求。

因此,軍部透過半年的論證,最終作出了決定。

聯邦艦隊將進行構架上的大規模調整,調整後會分為三大塊。

一,聯邦警衛艦隊。

負責星系內部的巡邏、執法等職責,實際上就是一個母星時代執法力量的星際版。

而這支力量將由目前聯邦一萬多艘護衛艦組成。

同時,戰艦設計部將會重新設計一款低成本的巡邏艦,並大規模製造,用於星際執法所使用。

二,聯邦防衛艦隊。

負責聯邦疆域防衛,通俗點說,那就是守土之責。

暫時由聯邦目前所有的驅逐、巡洋,以及戰列艦來組建。

當然了,這只是暫時的,畢竟是要負責守土之責的,戰力上肯定是不能差的。

但現在聯邦無論是祝融級戰艦,還是新建造的盤古級戰艦(即空間實驗艦的定型版本),這些產量都有限,暫時無法給規模給防衛艦隊裝備。

至於說,為什麼暫時無法給方位艦隊使用,那就要說道最後一個構架了。

三,聯邦開拓艦隊。

如果說前兩個構架,一個是為了執法,另一個是為了守土,那麼開拓艦隊的則是,則是完完全全的進攻了。

就如開拓兩字的字面意思一般,開拓艦隊所要負責的就是開疆擴土。

實際上,原本軍部是準備定名為殖民艦隊的,後來也是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最終改成了開拓艦隊。

總之,全新構架的下軍部,分別涵蓋了進攻、守衛以及執法三大塊。

而江星辰,則是被軍部中近乎所有高層提名,最終成為了開拓艦隊的代司令官。

為什麼會有個代字呢?

因為,在軍部所制定的構架中,每一部分的司令官都是至少是中將級別。

可江星辰,才少將!

要論級別的話,肯定是不夠的。

但要論能力的話,他又是所有高層都認同的,最適合的人選。

因此,就有人提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