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艦隊將整個恆星系控制下來,3000多艘貨運艦以及客運艦抵達了。

為了這一次行動,反抗軍可以說是幾乎把庫存給掏空了。

因此,這些貨運艦可不是空載的,其中不少都攜帶了大量太空機雷以及星空防禦平臺。

畢竟敵人的增援數量很可能會高達兩三萬艘戰艦,這要讓他們直接騎臉躍遷,或是大艦隊推進的話,那根本就不用打了。

即便只是二三級文明戰艦,即便反抗軍有著一艘戰星在,但也同樣不頂用。

所以,如果限制對方的進攻方式,就成了這一戰的關鍵。

防止騎臉式的躍遷好辦,星辰號本身就自帶躍遷干擾系統,足以影響周邊至少10光秒的範圍。

換句話說,只要系統持續運轉,敵艦隻要抵達這個干擾區的外圍,就會被強制退出躍遷狀態。

只是很可惜,即便是星辰號,300萬公里的干擾範圍就已經是極限了。

要是能有個1000萬公里的干擾範圍,那就連打都不用打了,因為那些二三級文明的戰艦,想要依靠亞光速完成這1000萬公里的航行,就得一整天時間。

不過,300萬公里也不錯了...

除了能防止敵人直接靠躍遷騎臉外,還能拖延他們進攻時間至少8小時。

當然了,單單是這樣還不夠。

以敵人的規模來說,即便是避免了騎臉,又拖延了八小時...

但當數萬戰艦一擁而上,卻也不是反抗軍這不到40艘戰艦所能阻擋的。

畢竟身後還有著大量運輸艦以及貨運艦,正在不斷拉貨。

所以艦隊只能以固定防線時的陣列,進行阻敵,而無法依靠自身的速度以及射程優勢,來進行運動戰。

這要是讓數萬艘戰艦一波齊射,再加上你還不能規避,嘖嘖...

因此,除了躍遷干擾之外,還必須要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制止敵人最大程度的集火攻擊。

可問題是,太空中又沒有城牆一說,怎麼可能限制敵人從四面八方一擁而上呢?

好吧,長期限制自然是不可能的,但短期內進行限制,還是有辦法的!

而這個答案就是太空機雷了。

大量部署太空機雷,最大程度阻斷敵人的入侵航線,強制其以反抗軍所規劃好的路線進攻。

這樣一來,就能避免最糟糕的情況,同時,還能大幅削弱那些附屬文明艦隊的數量優勢,使其無法將龐大規模的艦隊完全展開。

當然了,太空機雷這種東西並無法做到長期阻敵,畢竟人家也是可以靠火力來清理太空機雷的。

可如果僅僅只是為了阻止敵人一天左右,還是沒問題的。

十小時後。

大約三萬艘戰艦,透過躍遷直奔泛光恆星系而來。

然而,就在即將抵達時,所有戰艦內部都因為同一個原因,響起了報警。

【警告,躍遷引擎出現未知故障】

下一刻,便已經被強行退出了躍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