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現場的氛圍有些沉悶,張昊接著發聲道:

「其實這匹陶馬,也不是一無是處。

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這應該是一件明清時期仿製的唐三彩,藍色釉料的做工有種摻了銅的感覺。

恰好,我最近得到一件明朝的銅爐,那種銅的材質,和這件唐三彩上的很像。」

「你連這都看出來了?」鍾文樓臉上終於露出驚訝的表情,「完美,真是太完美了!難怪振業兄會對你推崇之至!」

他的這匹陶馬,的確是明朝的仿製品。

不過這一結論,卻是他把陶馬交給復旦大學的一位歷史系教授鑑定後才得到的結論。

當時仍對買到贗品而耿耿於懷的鐘文樓,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任何一位朋友,秦振業自然也不例外。

因此,張昊的這番話,完完全全是他自己得出的結論!

而且,他鑑定的過程中,可沒有使用任何專業的工具啊!

「哈哈哈!」

就在眾人紛紛向張昊投去敬佩的眼光時,一陣突兀的大笑聲忽然響徹了整座房間,

眾人紛紛扭頭望去,原來是湯永民發出的動靜。

只見他大笑道:

「我看今年的交流會來了不少新面孔,還想著誤導大家一下,原來新人中有高人在啊!張昊,了不起,後生可畏啊!」

張昊:「...」

看著轉變態度的速度如此之快的湯永民,他勉強擠出了一絲微笑。

場內被他誤導到的幾人,則紛紛在心裡對湯永民咒罵了起來。

「好,我這一對唐三彩就算過啦!」見氣氛有些尷尬,鍾文樓轉移話題道,「接下來,我想請張昊展示下你帶來的藏品。

說實話,如果你今天帶來的是你剛才提到的那件明朝的銅爐,我會十分開心的!」

「沒問題,那就如您如願。」張昊笑了笑,從自己的箱子裡取出宣德爐道,「我帶來的,正是一件宣德爐。

所謂宣德爐,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參與設計監造的銅香爐,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運用風磨銅鑄成的銅器。」

看見宣德爐後,鍾文樓立刻起身道:「好啊,還真是宣德爐!振業兄,你選的衣缽繼承人,真是出類拔萃啊!」

「連我都不知道,張昊帶來申城的是一尊宣德爐。」秦振業無奈搖頭道,「不過,他的藏品之豐富,還要在我之上啊。」

張昊謙虛道:「秦爺爺,我哪裡有您那麼見多識廣!」

鍾文樓笑問道:「你們爺倆慢慢聊,我先看看宣德爐沒關係吧?」

張昊說道:「鍾老爺子,您請便。」

「好!」

鍾文樓走到張昊身邊,坐在張昊右邊的人很是自覺地把位子讓給了鍾文樓,讓鍾文樓得以坐著鑑賞宣德爐。

「包漿溫潤,寶氣內蘊,是正品宣德爐的標誌啊!」鍾文樓仔細把玩了一番,對助手說道,「拿捲尺來。」

助手當即應道:「好的,鍾先生。」

鍾文樓拿到捲尺後,並沒有急著操作,而是笑眯眯地對在場的眾人道:「各位,我考考你們,我要這把卷尺是做什麼用的?」

陳嶽開口道:「相傳正品宣德爐鑄工質量平均,不僅是左右兩邊的重量相當,就連表面凹凸的地方,也應該如同映象一般。」

「是這麼個說法!」鍾文樓點點頭,拿著捲尺在宣德爐上擺弄一番後說道,「各位,我是沒看出任何瑕疵,現在請你們來吧!」

說罷,他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