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藍記得那個人,那個人被很多門派的掌門感應到了,感應天尊降下神諭,將他敕封為聖子。

然而雖然大家都是聖子,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理念,甚至有的理念是互相矛盾的,明明他們都是被天尊認可的代言人,意志卻有著不可調和的衝突。

那麼,一定是有個人錯了,錯的是對方……還是自己?

阿藍不知道。

他到現在也不明白為什麼天尊會選中自己當聖子,是因為童年悲慘的經歷嗎?如果是的話,那世界上和他相似的人有很多很多,比他悲慘的人有的是。

他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認識許多官員,他從小就知道無官不貪,即便是朱九勤在位時,清官也沒幾個。

或者說,朱九勤在位時,看起來像清官的人,在朱九勤死後,就慢慢變得貪婪,胃口也日漸增大。

像這樣的人,不能說他曾經是清官,現在變成了貪官,真相是他們本來就是貪官,只不過以前偽裝得很好,而現在不裝了。

阿藍的父親有一個朋友,在阿藍的記憶中,那位叔叔是一個很剛正的人,他勵志成為清官,為百姓效力。

那個叔叔每次來家裡作客,都會針砭時弊,譴責那些女幹佞貪臣,但等他自己當上官後,再來家裡作客時,便很少提起那種話題了,他不再與父親談論朝政,也不再談論讀書人的秉性,只談歷史。

他談論大夏之前大梁的歷史,談論那些王侯將相,是非成敗,討論那些大人物的功過,以及那些大人物成功與失敗的原因。

雖然叔叔依舊和父親談天說地,卻不再說某種性格是值得令人效仿的,曾經獨立於歷史大勢,只和良心有關的性格,現在必須與成敗掛鉤。

若一人能成就大業,即便是女幹雄也令人欽佩,若一人堅持良善,終至功敗垂成,那哪怕對方是一名聖人也不值得效仿,他說人人都佩服聖人,但大部分人都想做成就大業的女幹雄,不想做失敗的聖人。

以前的叔叔,認為人分小人和君子,而當上官後,他卻說君子與小人沒有兩樣,在小人的位置上,誰都是小人,在君子的位置上,誰都是君子,小人坐到君子之位便成了君子,君子坐到小人之位,便是小人——每個人都是偽君子。

那位叔叔對他說:

「阿藍啊,沒有官不貪,不貪的官做不好官。」

「阿藍,要記住,看一個官當得好不好,要看他收受賄賂的技巧怎麼樣,一定要不斷地攝取利益,將朝堂連線起來的蜘蛛網,便是利益,你不但要善於收取利益,也要善於分配利益。

你的上司向聖上舉薦你,是因為你能給他帶去利益,你手下的官員願意服從你,是因為你能給予他們利益,你的朋友願意幫助你,是因為你能幫他們維繫利益,利益從哪兒來?往下往下,都是民脂民膏。」

「阿藍,叔我這輩子,做到三品也就到頭了,因為叔我醒悟得太晚,你很聰明,叔不希望你再走叔的老路,記住,一旦選擇了入仕,那你就得知道,辦好事不取決於你本身能力,而取決於你手裡的權力。

權力不是靠能力爭取來的,是靠聖上給的,聖上給太尉、給宰相,宰相大人的一封舉薦函就能讓你升官,升了官,有了權力才好辦事,否則你哪怕再有治國之才,都難以施展。

別想著給百姓辦事,要想著給上頭辦事,你幫百姓辦得再多,你也升遷不得,只要把你的頂頭上司哄開心了,餵飽了他,讓他離不開你,讓他想要讓你為他辦更多事,你才能升遷。」

「阿藍啊,現在也是貪官了,而且是大貪!鉅貪!但我貪來的那些金銀錢財,都打點了上下,自己留的卻不多。

叔是個好官,因為叔懂得怎麼對百姓好。

你記著,國家興亡,百姓皆苦,平民平民,精髓在「平」,百姓就是平地,天生就是讓人踩的!踩得越狠,跳得越高!

古往今來,即便是高祖皇帝那般千古無一的聖賢皇帝,也得踩!

他踩在我們這些官員身上,我們這些官員呢,還是要踩在百姓頭上!

當個好官,不是收著腳不願意去踩,而是你踩得輕些,你踩得比別人輕,跳得比別人高,那就是對腳下那些老百姓的大恩大德了,踩是手段,跳是目的啊。

你不踩,人家就跳得比你高,人家就會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