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熱衷盜墓的諸侯(求追讀求收藏)
章節報錯
夜半時分,廣宗與陳留之間的一個無名小村,經過這戰火的洗禮,這村裡的人,只剩下寥寥數人。
韓式和皇甫嵩等人,今夜就準備在此落腳,這村內有幾十個大漢,悄悄爬上屋頂,看了看不遠處的韓式等人,有些警惕,其中一個為首的大漢對著身邊一個乾瘦的漢子問道。
“這一行人,打探清楚了嗎?”
那韓式和皇甫嵩一行人趕來,就引起這些大漢的注意,這為首的大漢讓這乾瘦的漢子扮做這村民,前去詢問這韓式和皇甫嵩的資訊。
“屯長,這行人與我等都是官兵。”
乾瘦的漢子對著為首的漢子說道,這為首的漢子直接叫罵道。“廢話,他們身披官甲,還是流寇不成?還有其他訊息嗎。”
“他們只是在這停留一夜,就會離去。”
這乾瘦的漢子面露難色,對著為首的大漢說道,這大漢這下子放下心來,然後對著身後的一群大漢說道。“那就無礙,你在此地盯著這群人的動向,我等還是繼續回去挖土,我們好不容易發現這大墓,而且這將軍一直催促我等上繳從寶物,因此我等還是要抓緊一些。”
原來這行人乃是官兵,然後喬裝成村民,前來挖墳盜墓,而這行人乃是董卓的手下。這董卓如今被這張讓坑去不少錢財,因此加速了斂財的速度,但是他也不敢大肆收刮民脂民膏,因為這樣會引起百姓的暴動,因此他只能派出軍隊出馬去盜掘墳墓。
對於這個挖墳掘墓的盜墓賊,如今還是沒有正式的名稱,而到了三國,這曹操才專門設立了摸金校尉這一職務,而這挖墳盜墓,乃是東漢末年一方大將的愛好,因為這樣可以快速的擴充軍備,擴充軍隊,從而擴充自己的實力。
而這盜墓賊最為大膽,而且最先開啟的就是董卓了。
董卓在洛陽的時間,雖然前後不足兩年(189191),但東漢諸帝的陵墓,無一倖免,盡數被毀。
其次的便是呂布,這呂布作為這董卓的手下,盜墓的急先鋒。
呂布出身幷州五原,大約是因為五原土地貧瘠,邊鄙苦寒,因此呂布“惟利是視”,對盜墓事業極為上心。
在呂布的辛勤耕耘下,不僅東漢諸帝陵墓被毀,連公卿王侯,也一併遭殃。洛陽“二百里無復孑遺”。
再其次的才是曹操和袁紹的盜墓,這兩人相比這董卓和呂布的盜墓,真是有過之無不及。
這曹操還被譽為這盜墓界的祖師爺,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稱謂。
曹操在軍隊內部,專門設定了負責挖墳的軍官,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摸金校尉’。。
至於袁紹盜墓相比曹操就顯得十分的隱秘,一來這袁紹的領土之下,這富庶的人家,並沒有那麼多,而且這袁紹自稱四世三公,自然不齒於自己派人盜掘墳墓的事件,但是這袁紹雖然小打小鬧的盜掘墳墓,但是耐不住長時間的盜掘,因此這袁紹對著東漢時期,乃至先秦時期墳墓的破壞。
最後的盜墓後起之秀,就是這東吳的建立著孫權了,這孫權被史學家稱為第一盜墓皇帝,這一稱謂實在算不上光彩。
原因乃是因為這孫權時期,主要挖掘了秦末群雄之一的長沙王吳芮的墳墓,挖了秦末漢初南越國開國君主傳奇的趙佗的王陵,以及南越國第三位君主,南越明王趙嬰齊的墳墓。
而這些只是東漢乃至三國幾個比較主要的盜墓大團夥,而還有一些小的諸侯更是層出不窮的挖墳盜墓,因此這東漢乃至這三國這些主權者都熱衷於挖墳掘墓。
以至於這盜墓界的祖師爺曹操,為了防備自己的墳墓被盜掘,直接設下疑冢,來防備自己的墳墓被盜掘。
“你們是什麼人?”
常遇春剛剛就察覺到這夥人靠近,他直接踏空而出,跳到這些人面前,這為首的大漢,對著突然出現的常遇春有些驚恐,然後對著常遇春說道。“你到底是人,還是鬼?”
因為這正常人根本完不成常遇春這樣可以踏空而行,這常遇春打量了這一行人,發現其中一個乾瘦的大漢,正是半個時辰前來詢問自己一行人的村民,但是這如今出現了將近八十的大漢再次聚集,這是十分的詭異的。
要知道在這個戰火紛爭的時期,一個村裡居然還有幾十個大漢,本來就很不容易,更何況這常遇春剛才打探了一下這個村落,可以說人跡罕見,炊煙也沒有幾處,因此這一行人必然有問題。
“你若是再不回答我的問題,你就馬上變成鬼了。”
常遇春察覺到這行人的不簡單,然後拔出身後的大刀,然後大刀的刀口指向這為首的大漢,這常遇春身後不遠處趙雲在奔襲著,這趙雲被韓式派出來跟隨這常遇春一同探查這村落的情況,但是這趙雲根本跟不上這常遇春的步伐,只能狂奔在常遇春身後跟著。
“這......”
這為首的大漢面對這常遇春一時間支支吾吾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看來,你真的該變鬼了。”
常遇春直接向這一行人殺去,這常遇春一接觸到這行人,就如一尊殺神,這些人根本不是常遇春的對手。
這趙雲第一次見到這種血腥的場面,一時間也有些不適,呆呆的站在原地。
一刻鐘,這將近八十人的隊伍,直接被常遇春砍殺只剩下不足五人,這常遇春收住了手,然後將其中三個抓起,然後用力甩到趙雲的面前。“交給你了,讓我看看你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