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局勢明朗(求追讀求收藏)(第1/2頁)
章節報錯
未央宮,劉宏對著臺下一眾文臣看去。
未央宮是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建於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造,在秦章臺的基礎上修建而成,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雖然東漢遷都於洛陽,並非在長安,但是也在洛陽偏殿,仿建了未央宮,但這未央宮比長安的要小上三四倍。
臺下一字排開都是大官。
左邊的一眾是文官。
司徒胡廣,現在還兼著太傅。尚書令尹勳,黃門令魏彪,這是一個宦官的職位,長安五官史朱瑀,中常侍王甫,這也是一個宦官的職位。
中常侍、奉車都尉曹傑,破羌將軍,太尉段熲,渤海王劉悝,太中大夫程阿。
另一邊便是一群武將排開。
陳球永樂少府,陽球衛尉,劉納步兵校尉
皇甫嵩太守
呂強中常侍
張溫校尉太尉
箕稠護烏桓校尉、劉政右北平太守、
何進大將軍、何苗車騎將軍
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
西園七校尉:蹇碩小黃門上軍校尉;袁紹虎賁中郎將中軍校尉;鮑鴻屯騎校尉下軍校尉趙融助軍左校尉;馮芳助軍右校尉;夏牟諫議大夫左校尉;淳于瓊右校尉。
西門一共有八校尉,還有一個便是曹操議郎典軍校尉,如今正在和韓式暢談已歡。
“陛下,如今天下局勢已經明朗,南陽之亂,已經被朱儁將軍解決,實在是可喜可賀之事。不如召回朱儁一眾部將早早歸京。”
司徒胡廣向右邊垮了一步,拱著腰說道。
司徒胡廣,與十常侍的張讓關係要好,沒少彈劾朱儁,如今朱儁已經解決了南陽之亂,胡廣自然有點慌張。
“臣附議!!!”
黃門令魏彪也踏出一步說道,黃門令魏彪跟十常侍穿一條褲子的人。
何進看著一眾人,搖了搖頭,站了出來。
“如今,廣宗膠著,我漢軍被圍困於曲陽,實在緊急。因此,臣懇請陛下發兵馳援。”
董卓如今在曲陽有頹廢落敗去情況,而董卓也不想落得一個身死的局面,自然就發動一系列關係求援,而在戰報裡只是輕描淡寫的寫上,賊眾有魚死網破的決心。
而董卓派人給張讓與何進都送了不少銀兩,何進當即回應,立即覲見劉宏,為董卓求援。
何進自然也有自己的小打算,如今他雖然貴為大將軍,但是他手中並無太多兵力。
而這次董卓求援,他也可以乘勢領兵掌權,以此來鞏固自己的權力。
“臣也請陛下發兵馳援廣宗。”
張讓也出列說道。
劉宏見何進與張讓如今居然是出奇的一致,多少有點驚訝。
劉宏一朝雖然沒落,但是沒有出現滅亡的局面,就是劉宏採用制衡的策略。
而制衡的策略,主要的便是用外戚與宦官相對,兩者相互持平。
也正是如此,劉宏可以昏庸安穩這麼多年。
而劉宏一死,外戚何進率兵攻入宮,勢要誅殺宦官,但落得一個身死。而那十常侍誅殺了何進,自然也就被袁紹等人率軍衝殺。因此,制衡的兩方全部落得個身死的下場。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那諸位良臣可有人選?”
劉宏打量著臺下一眾武將,皇甫嵩他最為青睞,因為皇甫嵩自黃巾起義以來的戰果碩碩。
“臣自請,率三萬漢軍馳援廣宗。”
何進說道,此話一出,劉宏眉頭緊皺,張讓閃過一絲不悅,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有些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