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交手一(二合一)【感謝昨日冷風吹打賞的1500起點幣】(第1/5頁)
章節報錯
廣西省地處沿海,山巒疊嶂,空氣溼潤。
每隔幾天都要下場雨,陰雨連綿也是常有的事。
雨後的空氣十分清新,但也夾雜著著泥土和腐爛的樹枝樹葉的氣味。
一場來得快去得也快的雷雨,讓城外原本就泥濘的泥土地面更加軟爛,難以行走。
這一場雨來的很不是時候,營地裡正生火做飯。
一場大雨直接澆滅了火堆,讓新軍和粵武備軍的晚餐沒了著落,改成了夜宵。
此時天已經黑了下來。
在營地裡一處最大的帳篷中,餘恪正坐在木案後書寫著一份計劃書。
自從餘恪決定造反後,每天要處理的事務極多。
對於個人來講,立身之本無非三樣:財富、權力、名聲。
或許還有個人的武力。
但在低武世界,個人再怎麼武勇,也抵不過一發炮彈轟炸。
而對於一個近現代的‘軍閥’來講,立身之本則是:
槍炮、人手、銀糧、地盤!
槍桿子他不缺,廣州槍彈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每個月也能產出兩三千把新式步槍。
至於火炮,短時間造不出來,但只要有錢,就可以跟西洋軍火商那兒買幾十門來。
現在西洋的火炮攻擊範圍和威力雖然也不強,但至少比大清自產的火炮要強一些。
人手方面,手下新軍吞併了兩千粵武備軍後,擴充到了七千多。
再加上劉永福手下三千黑旗軍,總計上萬人。
並且再有最多兩個月,這萬人大軍就可全部配齊新式步槍。
至於地盤。
整個兩廣,四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名義上都歸張之洞管理。
唯一缺的,或者說並不充足的,只有錢財和糧食了。
兩廣地區種植的水稻一年兩熟,也有個別地區一年三熟,每年都可以提供無數的糧食。
但餘恪將來跟清廷開戰了,要是缺糧,總不可能從百姓手裡搶吧?
所以錢財的問題就是重中之重了。
但只要餘恪能在與清廷開戰前,建立起足夠龐大的產業,自然便不會再缺錢。
在賺錢方面上,他一個現代穿越者可以說是得天獨厚了。
玻璃、橡膠、白鹽,青黴素,水泥……
餘恪腦海中有無數的賺錢方案。
唯一的區別是,這些賺錢方案實行起來,需要的時間各有長短,賺取錢財的速度和上限也高低不同。
而製造橡膠產品,則是餘恪最拿手的一種了。
因為他前世家裡就是開橡膠廠的,大學學的也是相關的專業。
這世上沒人比他更懂了。
製取橡膠,大致上分為七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