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爺孫(第1/2頁)
章節報錯
《霍元甲》。
這是一部有些彆扭的電影。
電影中,霍元甲年輕時一心只求津門第一。
收徒不看品信,只講江湖義氣。
做人也太過囂張,為此,從意氣之爭變成了與秦爺的生死之仇,也聽不進發小農勁蓀的勸阻。
秦爺壽宴之時,霍元甲因徒弟被打,放不下臉面,便帶著一幫徒弟,不顧場合,硬邀秦爺生死決鬥。
一場搏命,一勝一負,一生一死。
好好的壽宴,卻成了秦爺的忌日。
農勁蓀也因此與他個割袍斷交。
等他與手下的徒弟喝完慶功酒回到家時,卻發現妻子女兒和年邁的母親,已慘死刀下。
是秦爺的義子做的。
秦爺的義子也當著霍元甲的面自裁了。
之後,霍元甲心灰意冷,離開了津門。
等他療好了心傷,回到津門後,又開始收徒弟,辦精武體育會。
他對徒弟們說:“習武只為自強,不準濫用武術歧洋排外。”
大哥,哪裡是我們歧視洋人,明明是洋人騎在我們頭上拉屎撒尿好嗎?
霍元甲戰勝了俄國大力士斯其凡洛夫,為國爭了光後,農勁蓀與他和好如初。
農勁蓀對他說:“你那場比賽給國人掙足了面子。洋人都把我們逼到這個份上了,總該有個中國人戰出來,否則,他們真把我們當做東亞病夫了。”
霍元甲回答:“洋人把我們看成是東亞病夫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有些人自己有病都不知道。”
電影中,刻意淡化了西方列強侵略華夏的背景。
霍元甲戰勝俄國大力士時,八國聯軍侵華之事還沒過幾年呢。
霍元甲身上國人自強、抵禦侵略者的符號也被抹掉,一味地講愛與和平。
甚至說出了‘外國人歧視中國人,是因為中國人自己素質不行’這種話。
電影末尾時,霍元甲被下毒,結果霍大俠依舊勸人大度:
“你們要做的,不是去報仇,仇恨只會生出更多的仇恨,我不想看到仇恨,最重要的是強壯自己。”
又讓我們自強不息,又不讓我們反抗,那是讓我們練好了身體以後去幫洋人修鐵路、種棉花?
難怪電影的評分不高。
餘恪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年齡還小沒看出來,後來長大了又看了一遍,才看出電影不對味兒的地方。
不過既然餘恪穿越到了電影裡,自然不會再讓霍元甲變成電影中那種人。
大俠不該是這個樣子。
傍晚,荃安醫館。
餘大夫出診剛回來,便看見醫館門前,一不到四尺高的小男孩四處張望,像是在等待著誰。
餘荃眼中不由自主帶上了一抹笑意。
“你說,你想去隔壁霍家拳館拜師學武?為什麼突然想學武?”
餘荃一手摸著下巴上的山羊鬍,一手背在身後,看著跪在身前的孫子皺眉道。
餘恪鄭重道:“孫兒自小身體薄弱,習練武藝能強身健體。況且現在這世道這麼亂,練好武藝,日後接過您的擔子,出門在外時,也能保護好自己。”
餘荃語氣怪異:“話倒是說的挺好聽,誰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