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飛速的改朝換代,因為袁天罡和餘飛的謀略,整體國力耗損其實不大,整體下來損失青壯不過三萬餘人,這對於百萬級別的大戰和改朝換代來說,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

國力耗損不大,餘飛當政的第一件事除了調整官位,加了狄仁傑和袁天罡為宰相之後,便釋出了勸學令。

命各地州縣興辦學府,準備正式傳播自己的武道。

而後又在洛陽召開大朝會,討論以後的治國路線。

經過三日的商討,最終決定三法並行,以嚴法治官、治軍,以道德治民,以黃老治國。

接下來的日子,餘飛秉承休養生息的治國方針,儘量不搞大動作,即便傳播武道也是如春風細雨般的慢慢施行。

而神策軍和臨時的地方軍,也是慢慢淘汰其老弱,擇其精銳傳授武道,加上從蜀中和山東各地集合起來的武道大軍一起,組成了新的神策軍,共計二十萬人。

淘汰下來的人,也沒有將其全部化為百姓,而是一部分化為府兵,一部分化為百姓,再選性子憨厚者為教習,化為府兵和教習者具都傳授武道。

經過餘飛和袁天罡等諸宰相十餘年的經營,大唐已經大變模樣。

二十萬精銳禁軍,加上三百多萬武道府兵,和無數修煉了武道的普通百姓,整個大唐生活在裡面的普通人不覺得如何。

但如果從天庭往下看,便會發現整個大唐疆域所有武者氣血連成一片,其氣血炙熱之氣將天庭都衝的有些不安。

且到了如今大唐不但管軍官民,便是疆域中的神靈也一併管了,不論是香火土地之神,還是江河流域的水神,通通都要聽從朝廷詔令。

治理百姓,餘飛秉承的乃是以德治為主,法律只留一些基本的如殺人者誅,盜竊者罪等,而治理官吏則是要嚴苛的多,治理軍隊則更加嚴苛一些,到了神靈更是方方面面都做了規定。

竟然享受了供奉,便要出力,當地官府有權指揮神靈協助辦桉,而神靈不但不能拒絕,還要負責監察當地官員,如有知情不報者,輕則以打一百神鞭,重則神靈也不要做了,便去轉世重新做人。

再重者便是餘飛一封奏表送上天庭,去斬神臺走一遭。

餘飛不但是人間君王,也是天庭帝君,集君權和神權於一身,已經有了些上古人皇的意思在裡面,只是如今大唐疆域雖然盡佔九州,但人皇不但是人族之皇也是萬靈之皇。

加上餘飛也不是天帝,和上古之時的諸位人皇相比,還只能算一個劣質贗品。

不過餘飛也沒想那麼多,經過十餘年的休養生息,如今的大唐已經具備了走出九鼎範圍的本錢,餘飛已經再和袁天罡商議何時開始先征服西域,然後一路向西將整個南蟾部洲和西牛賀洲一起打下來。

將所有妖族趕到北俱蘆洲,北俱蘆洲常年有瘴氣瀰漫,不適合人族這些後天種族生存,加上其本來就是當年上古妖族天庭崩潰之後,妖族的大本營,連真武大帝都要常年鎮守北方天庭。

袁天罡對於出兵西域自然是贊同的,但餘飛想要御駕親征卻遭到了其堅決反對,倒是擔心餘飛有什麼危險,而是其認為,只是出征一些小國都要皇帝親征,那皇帝還做不做其他事了?

當然這只是袁天罡表面的理由,其心中所想卻不為外人所知了。

餘飛一想也算有理,便詢問誰可為帥,袁天罡卻推舉了狄仁傑。

餘飛有些啞然的看著袁天罡,心中在思索這位大帥是不是想坑狄胖子。

狄仁傑能力自然極強,但唯一一次領兵便被餘飛以偏師一擊而破,連自己也成了俘虜,怎麼看也不是大軍統帥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