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村民們的照搬照抄的行為,蘇銘都沒有在乎。

要是真的種反季節蔬菜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的話,蘇銘當初都不用把那麼貴的硯臺送給李世林。

更加的,他們現在走的路,就是蘇銘當時走過的坑。

雖然當時給硯臺的時候,也不捨得,畢竟好幾萬。

但是跟這種可以長期產錢的反季節蔬菜技術來說,這硯臺給的值。

蘇銘估計,就目前的這些地,一年就可以賺到五六十萬。

等到第二塊地上來,估計直接可以做到一百多萬的利潤。

以後土地越來越多,賺的錢,也會越來越多。

當然目前,蘇銘主要的賺錢利器,依舊是圍巾加工。

夏香的實力,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在蘇銘的提點下。

整個圍巾生意愣是在夏香的手中,被打理的井井有條。

甚至她將圍巾加工的範圍擴大到了邊上的許多村子。

蘇銘的兩個姐姐蘇大美和蘇小美都成為了夏香的下級承包商。

但是不管量再大,蘇銘都會讓夏香安排一些人員,進行質量檢查。

對於那些質量不合格的,進行返工。

並在自己所出的所有圍巾上做一個小小的標記。

作為一個後世將生意做到極致的人,蘇銘的心中有著別人所沒有的風險規避能力。

蘇銘知道,以豪億進出口的量,自己這邊的這些圍巾,可能只是人家的一小部分,要做好區別工作,一旦別人家的圍巾出事情,不至於牽扯到自己。

而他不知道,就因為自己的這一個牢靠的舉措,給他免去了不少的麻煩。

由於蘇銘這邊的量,越來越大,質量也一直很穩定。

一開始還是蘇銘親自幫著每天把圍巾送過去。

後來量大了,李承平讓付剛親自安排車子來回的接送。

其它村子裡的人看著每天這樣一車車的往外送。

也有些人開始不服氣了。

明明這樣的活,自己也可以做。

憑什麼都給蘇銘打工。

特別是因為夏香會在每個村子的人中,選擇一個最靠譜,最本分的人,作為自己的下級管理。

負責他們村子的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