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越沉吟了片刻後:“蘇總,要不這樣吧,我都先出一個翻倍的價格給你,你看可以嗎?”

這個價格杜越說實話也是冒了一些風險的。

但是現在自己手上最大的一筆庫存就在於蘇銘的手上。

他手上整整壓著650萬的貨。

平時他們辦事處也就備一千萬左右的庫存貨物。

現在一下子,就給蘇銘和胡凱迪兩個人分颳了接近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庫存。

他能不著急麼。

而且他也知道,胡凱迪那個傢伙之所以會來買星曉氨綸。

還是跟著蘇銘豪賭的。

只要能說動蘇銘賣了,那麼胡凱迪肯定也會跟著賣掉。

然而蘇銘微微一笑:“杜總,不是我說,2倍的價格,對於我來說,還不是極限。”

因為蘇銘知道,前世,星曉氨綸的價格最巔峰的時候足足翻了三倍。

當然這是最巔峰的時候。

但是自己賣到2.5倍的價格,是綽綽有餘的。

畢竟,現在貨在誰手上,誰就是王。

而且有很大一批高階品牌客戶,他們只認準星曉,在動輒幾千上萬的衣服利潤面前,氨綸的價格翻個幾倍,真的影響不大。

畢竟一件衣服裡,氨綸的含量一般只有3%5%。

所以這些品牌商肯定會迅速允許供應商提一波價格。

只不過後期又會選擇暫時不用這一款氨綸,所以當氨綸的價格上達三倍的時候,又會來一波猛跌。

而蘇銘就是要吃準這些高階品牌商的價格變動。

讓品牌商來背這個漲價的幅度。

“在往上的價格,我真的不敢拍板了,已經不是我的承受極限了。”杜越有些為難。

雖然他也很想吧這些氨綸吃下來。

但是其中的風險,已經超過他這個位置所能承受。

必須要先上報星曉氨綸在華夏國的總部。

蘇銘淡淡一笑:“我不著急,其實只要有人來問你買的時候,你問一句如果2.5倍的價格,他們可以承受,你就幫我賣了。”

因為賣,肯定是杜越他們有更多的銷售渠道。

所以蘇銘把自己的底線讓給杜越,剩下的想必他杜越知道怎麼把握。

至少讓他們辦事處也能撈上一些好處。

這是蘇銘從商幾十年得出的規律,對於窮人,永遠不要讓利太多,因為他們只會覺得你仍舊有的賺;對於商人,永遠不要竭澤而漁,讓點甜頭給他們,才能讓人家跟你站在同一個利益線上。

利益,永遠是人和人交往的第一主旋律。

有了蘇銘的話,杜越的心中就落下了一個大石。

至少蘇銘把銷售的主動權給了自己,那自己只要搞定價格,就可以優先穩住那些個大客戶了。

對於胡凱迪那邊的一百多萬,不出杜越的所料。

當胡凱迪聽說蘇銘的底線是2.5倍價格後,也出了一個一樣的底線,也把主動權交給了杜越。

他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先對蘇銘的那一批進行銷售,然後再賣自己的。

江州的一座豪宅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