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上的暴風討論,讓社科院考古所的各位精英們,度過了一趟愉快的乘車之旅。

對於考古工作者來說,對考古遺蹟進行各種猜測和討論,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不過,這些討論也好,猜測也罷,都是沒辦法確定的事情。

或者說,現階段的證據,還不夠去證實他們的想法。

就比如以前的【曾隨之謎】,關於曾國和隨國,到底是兩個國家,還是根本就是一個國家。

這個話題爭論了幾十年,兩方都有支持者。

但是,一直以來都沒辦法去證明,到底哪方的想法是對的。

因為缺乏關鍵性的證據。

一直到陳翰在曾國貴族墓葬群找到了關鍵性的證據,找到了寫有“隨”字的文物後,這個爭論才終於塵埃落地。

而良渚古國也一樣。

現在學術界有各種論調,有人認為是虞朝,有人認為是成鳩氏之國,也有人認為良渚就是夏,也有人像陳翰這樣,認為是兩者合一的一個文明。

但是不管大家提出了多少猜想,都缺乏實質性的證據。

那就是良渚遺址的發掘過程中,並沒有發現什麼寫有關鍵國名或者部落名的文物。

考古學家們,想要將良渚和西漢以後的文獻中記載的那些上古傳說國家聯絡在一起,還缺乏關鍵性證據。

當然。

就算暫時沒辦法將良渚古國和這些國家完全確定在一起。

但是母庸置疑的是,良渚古城從學術上實證了華夏5000年的文明史。

以良渚古城遺址為中心,600多個良渚遺址組成的良渚古國是華夏最早進入文明的標誌。

北方同期尚處於新石器文化時代。

這是國家和國際的官方定論。

也正如世界遺產委員會所有國家代表的官方定論:“良渚古城遺址為實證中華5000多年文明提供了無可辯駁的實物依據和確鑿的學術支撐。”

夏商周都是良渚文化(虞朝)的延續。

現在發現的良渚遺址,確定就是華夏5000年文明史的聖地和源頭!

外國人認為的,華夏文明只有3300年曆史,不承認殷墟之前,華夏有成熟文明的論點,已經被推翻!

這點,就連外國學者也不得不在成熟的良渚遺址面前,低下自己高傲的頭顱!

現在,良渚遺址已經在走申遺了,申遺成功標誌著中華五千年新石器時代文化史得到國際社會認可。

而現在,陳翰他們將要前往良渚,為這個神秘而又龐大,璀璨照亮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源頭,貢獻一番力量!

......

下午五點多。

社科院考古所的一行人,抵達了杭州。

杭州是一個很大的城市。

良渚遺址這次要發掘的地方,在杭州的餘杭。

準確的說,就在良渚最核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