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一章 牛極一時的吐蕃(第1/2頁)
章節報錯
作為鮮卑族中的學習中原文化的差生。
吐谷渾在公元六世紀,還在使用青銅來做甲胃。
如此看來,他們的政權被吐蕃覆滅,似乎就不是啥奇怪的事情了。
別看吐蕃人是從青藏高原下來的,並且愛用人骨來做酒器、法器。
但是吐蕃人素以性格剽悍勇敢善戰著稱。
而且人家和中原的交流也不少。
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和親嫁給的松贊干布,就是吐蕃人的首領。
松贊干布是吐蕃王朝的第33任贊普,但是實際上是吐蕃王朝立國之君。
他在位期間,遷都LS,平定吐蕃內亂,降服羊同,統一藏地,正式建立奴隸主統治的吐蕃王國。
而且他發展農牧業生產,推廣灌既,命人制定文字,創設行政制度和軍事制度,設定官職品階,頒佈律令,統一度量衡和課稅制度。
促進了吐蕃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確立了吐蕃的政治、軍事、經濟及法律等制度。
可以說松贊干布這人,對吐蕃人的影響,相當於是秦始皇於華夏。
而且他還有個強大的鄰居可以學習,貞觀十五年,松贊干布至柏海迎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
唐封他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
之後松贊干布就頻繁派遣吐蕃的貴族子弟,至長安入國學,學習詩書。
說是學習詩書,實際上就和日本的遣唐使一樣,是啥都學。
只要吐蕃沒有的,吐蕃不懂的東西,全都學回來。
清末當年的留美幼童們,哪怕是在清晚期那個糟糕的政府治下,回國後也依舊為清朝開啟了工業時代,為清朝開啟了工業化時代。
更何況當時的吐蕃,是在松贊干布這種賢明君主的領導下。
這些到大唐學習的吐蕃貴族,在回到吐蕃之後,很快就融入了吐蕃的方方面面。
帶領著吐蕃國,迅速的發展了起來,不管是經濟、生產力、工藝技術、農業發展,都像是坐火箭一樣。
這才有後來的吐蕃國,從高原上下來,一舉滅掉了吐谷渾,佔領了青海以及河西走廊,甚至不斷入侵西域。
吐蕃最鼎盛的時候,不但全取藏地,而且拿下了河西走廊與青海,將大唐與西域的聯絡斷絕,然後繼承了大唐的身份,成為了西域霸主,一副要與大唐爭一時瑜亮的樣子。
不過,只要是封建王朝,都避免不了巔峰後的迅速滑落。
到唐晚期的時候,吐蕃也開擺了,進入了王朝末年,和大唐兩兄弟大哥別笑二哥。
大唐這邊各節度使割據混戰的時候,吐蕃國內同樣是各貴族混戰,國家幾乎不存在了。
這才沒有出現吐蕃征服大唐的情況。
兩個國家,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吐蕃真正建國的時候,和大唐時間差不多。
推行的制度,也全面學習大唐。
之後大唐節度使尾大不掉,到了晚唐中央的皇帝形同虛設。
吐蕃也同樣是封在各地的封君尾大甩不掉,統一國家的贊普也形同虛設。
然後兩個國家都走向了滅亡。
吐蕃在青藏高原之外的土地,也就是青海和河西走廊這一塊,被崛起的李氏西夏給佔據走了。
吐蕃各部回到了青藏高原上,並且分裂成了不同的部族和教派,之後再沒有出現過一個統一的政權了。
大唐這邊也差不多,開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年代,最終誕生了疆域只有大唐全盛時期三分之一不到的宋朝。
吐蕃和大唐之間的關係,同樣是經過多次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