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八章 上升到了“國字號”級別的發掘專案(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海昏侯國故地是否在南昌新建區這一片,實際上考古實物的左證,早就已經出現了。
2006年的鄱陽湖水位下降後,2007年,南昌和江西考古對就在南昌連續發掘出數座古墓。
而這些墓中的竹簡、墓磚上,都相繼出現了“海昏”二字。
首先、在一座於2007年9月發現的東晉古墓中,發現了一件記載墓主身份的文物,墓主身份被認定為海昏縣騎都尉,這是首次發現能證明海昏古城存在的實物。
緊接著在當年12月、一座六朝時期中大型墓室中,“豫章國海昏縣”幾個字出現在該古墓後室門口的三塊墓磚上。
這說明,傳說中的海昏侯國,就位於這片鄱陽湖西岸的盆地之上。
“海昏縣騎都尉”之墓在當時就引起了熱議。
有專家推測說,劉賀被削去昌邑王號、貶為海昏侯後,就居住在南昌新建區鄱陽湖濱的漢代古城【紫金城】,至今當地仍流傳著“皇封地”的說法。
而【紫金城】的位置,也很快被考古學家們確定。
就在現在被發現的墩墩山海昏侯墓東北方向,大約驅車行駛十分鐘後,就可以抵達一個叫做陶家村的地方。
而陶家村的村後,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林之中,就有一些大約兩人高的泥牆。
經過考古學家的走訪,基本可以確定,這就是黃土堆積的城牆遺址。
甚至城門都還儲存了下來。
根據當地一名姓陶的村民所說,他從小就知道家後面有道古城牆,小時候他還很村裡的小夥伴們在這裡玩耍呢。
當時經常能在地裡撿到瓷片、瓦片……
因為這裡地處偏僻,並且一直都沒有被政府重視,所以也從來沒被開發過。
《劍來》
在三支考古隊到來之後,很快就啟動了對城牆的勘探。
江西考古所的專家們,在勘探中發現了一些非常特殊的現象。
這座疑似是紫金城的古遺址,應該是有兩道城牆的,也就是外城牆和內城牆。
這種城池結構,在一般的縣城裡,是不會出現的。
只有列侯封國、諸侯王封國,才會有這種兩道城牆的結構。
因為內城是列侯的侯府,或者諸侯王的王府!
在當時,一般的普通平民,是隻能在第一道城牆外面活動,沒辦法進入內城的核心區域。
並且,在內城的位置,還有宮殿區的地基遺存,說明曾經這裡的內城,就是一座大型的宮殿區。
進入宮殿區的臺階,宮殿區的高臺建築,全部都有遺存痕跡!
發現了內城宮殿區,基本上就可以確定,這座古城遺址,應該就是海昏侯國的國都紫金城了。
在南昌地域,鄱陽湖以西,也就只有一個海昏侯國,能和這座遺址對上號。
確定了紫金城遺址乃是海昏侯國舊都。
那在紫金城西南端的蹲蹲山上這座帶完整墓園結構的大型墓葬,無疑也可以肯定,是海昏侯墓了!
此發現一經上報,就轟動了國內考古界。
甚至剛被確定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工作,立馬就被上升到了國家層面,被列位了今年國內最重大的考古專案。
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們,迅速被抽調到了南昌,圍繞著這座重要的列侯墓葬,進行各種技術、學術方面的支援!
位列“國字號”後,陳翰他們這群實際負責發掘這座墓的考古工作者們待遇也立馬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