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九章 古絲綢之路的代表墓葬(第1/2頁)
章節報錯
四間側室,雖然數量不少,但是考古隊的工作人員更多。
所以沒花多少功夫,也就兩三天的時間,四間側室就被清理完成了。
說實話,獲得的文物並不多。
經過幾次被盜掘後,還能留在墓室裡的文物,真的就只剩下一些邊邊角角了。
將四個側室清理出來後,也不過多了十多件完整的文物。
剩下就多是一些絲綢、皮革的殘片。
兩者的殘片加起來,倒是有一兩千件。
夠文物修復機構拼好久了。
不過,雖然文物出土的不多,但是這個墓葬本身還是依舊非常重要。
2020年新血渭一號墓,是熱水墓群乃至青藏高原地區發現的佈局最完整、結構最清晰、形制最複雜的高等級墓葬之一!
其墓園、祭祀建築、殉牲坑、一主室四側室佈局的墓室等墓葬結構,是熱水墓群考古研究的重要發現。
也是首次揭示出吐谷渾陵墓形制的基本特徵。
嗯,雖然說是融合了吐蕃文化後的吐谷渾陵墓形制,已經不是原本最早的吐谷渾國墓葬形式了。
但是這對研究華夏古代陵墓制度,依舊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吐谷渾這個民族雖然已經滅亡了,但是這個民族的血脈,依舊在華夏人的身體裡代代相傳。
現在的青海地區生活的很多華夏人,實際上祖上就是吐谷渾人。
所以研究這座墓,對華夏曆史和墓葬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墓葬本身的科研價值,已經遠超過那些出土的文物了。
根據考古隊的隊員們實地考察和收集資料、繪圖,瞭解結構後,可以發現。
整個墓葬經過精心的規劃設計,營建過程遵循了比較成熟的施工方法,墓壙有施工通道和防盜設施。
墓室為木石混合的多室結構,各墓室的功能有一定的劃分,並依據其功能差異進行結構設計。主墓室內白牆彩畫,紅色斗栱木構,儼然如一座地下宮殿建築。
南1側室發現有石磨盤、漆器、陶器,陶器中盛有炭化植物顆粒,還發現有木桉,其上有羊骨,推測為庖廚場所。
北2側室有為防潮而特製的木床,結合出土的大量絲織品和皮革,推測為放置服飾的場所。
並且木床旁邊發現了棺蓋,但是沒有發現骸骨。
說明北2側室應該同時還埋葬了墓主人的一位妾室,以及她的隨葬品。
只是因為沒有骸骨發現,這條暫時沒辦法真沒。
不過這種五墓室結構的墓葬在吐蕃時期也是屬於首次發現!
這說明,這種五墓室的結構,應該是吐谷渾自己的墓葬文化。
而且該墓的建造綜合利用了石材、木材、磚、土坯等多種建築材料,為吐蕃時期高等級墓葬形制的新發現,也為復原熱水墓群高等級墓葬的營建過程提供了重要資料。
在南2側室,還發掘出土了一批馬具、銅甲、鐵甲、漆甲等,這些應該是因為盜墓賊覺得太大了,不好搬動,所以沒有盜走。
而這些留下的甲具,倒是恰恰與文獻中關於吐蕃“其鎧胃精良,衣之周身,竅兩目,勁弓利刃不能甚傷”的記載相吻合。
之前陳翰覺得吐谷渾的冶金工藝水平不行的猜測,倒是可以被推翻了。
或許吐谷渾自己的冶金水平不行,但是吐蕃的冶金水平在歷史文獻中是有明確記載的,水平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