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章 科技考古!(第1/2頁)
章節報錯
“原來的老血渭一號大墓,是很出名的。”
“聽上去有些可怕,但是其實血渭是古墓所在村落的名字,即當地的血渭村,附近還有血渭山和血渭草原。”
“這座墓在當地被稱為“九層妖塔”,因為這座墓一共有九層,而且歷代的藏族牧民,對於吐谷渾政權的描繪有些妖魔化,在當地傳說中,千年之前此地有一個魔國,也就是吐谷渾。”
“後來吐谷渾被當地藏民的祖先,也就是吐蕃給滅掉了,吐谷渾就更被妖魔化了,埋葬了吐谷渾貴族的熱水墓群,也就被當做是一個不吉利的地方。”
“九層妖塔這個形容,最早在民國就已經出現了,在當地傳的神乎其神。”
“也是因為這個傳說,有很多不怕死的盜墓賊和探險家,在熱水墓群這邊到處盜墓。”
飛往青海的飛機上。
孔建文在細細的向手下的研究員們,科普熱水墓葬群的情況。
熱水墓葬群,是一處在當地很出名的墓葬群。
過去的一千五百年裡,當地人一直都知道,這一片地方是一片墓葬群,埋葬了很多“魔國”貴族。
就像邙山一樣,算是一處家喻戶曉的墓葬群。
只是,在1982年之前,熱水墓葬群最出名的【血渭一號大墓】,並沒有被發現。
或者說,並沒有被官方發現。
在民間,一直有對這座墓的傳聞,民國的時候就有“九層妖塔”的說法了。
這說明至少在民國的時候,就有盜墓賊找到了【血渭一號大墓】,並且進入了墓葬盜墓。
這才有這個傳聞出現。
直到1982年,這座墓才被官方考古所終於找到了位置。
血渭一號大墓的結構既不像中原,又不像吐蕃,而是有著自己獨特的墓葬形制。大墓東西長150米,南北寬80米,規模十分宏大。
以當時那個年代的生產力,這樣規模的墓葬,在當時需要一萬名工人同時勞動1年以上,才能完成。
比起秦始皇陵和兩漢皇陵的工程量,確實是不如的。
但是和兩漢之後的任何一個朝代的大墓對比,那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工程了。
大墓的封土結構為泥石與夯土混合而成,從上到下每隔1米左右都用柏木橫穿墓葬;依照這樣重複的結構,如蓋樓般建造了九層。
之後,確定了墓葬位置,考古隊就對其展開了搶救性發掘。
不過,搶救性考古發掘僅限於地上三層,更深處遲遲沒挖,是因為目前技術手段尚不成熟。
用科技裝置檢測出來,整座墓有11米高,第四層已經靠近中部了,一旦發掘出什麼意外,上下距離都很遠,考古隊員連逃生的機會都沒有,會直接死亡。
所以考慮到安全性,這座墓就停止了繼續下挖。
不過,已經被清理出來的上三層,也被開放給了遊客參觀。
遊客可以進入大墓內部參觀,透過修好的通道,可以參觀到上層的主墓室、東側室、西側室、後室以及連線各室的廊道。
是一次頗為有趣的體驗。
其實整個血渭一號大墓,是非常堅固的。
不然也不會在過去的一千五百年裡,經歷了無數盜墓賊關顧之後,還依舊沒有被破壞,依舊堅不可摧。
而且,因為這座墓的複雜性,和特殊的建造風格,也同樣大大保護了墓葬中的文物。
哪怕經過多次盜擾,這座墓內的陪葬品,依舊很豐富。
上世紀進行考古的時候,被盜最嚴重的上三層,依舊出土了數百件文物!
這都得力於這座墓的複雜葬制,導致哪怕是盜墓賊,也沒有任何這種類似的盜墓經驗,從而很難盜取大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