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一章 原來是個閹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所謂鈕,指的就是印上端抓握的位置。
常取龜、螭虎、羊、馬、駝等具有一定寓意的動物造型,往往象徵著印主人的身份。
有的印用虎鈕,有的用龍鈕、牛鈕、螭虎鈕、龜鈕、臺鈕。
一般來說,漢代較為常見的是龜紐和螭虎鈕,也就是印上凋刻的動物是烏龜或者螭虎。
到東漢與魏晉時期,臺鈕則比較常見。
而魚鈕,傳世不多見。
雖然魚與「餘」是同音,自古就有招財、擋災、避禍之含義,寄託年年有餘之美好祝願。
但是在古代,如果要用和“魚”有關的寓意,通常更願意凋刻螭吻。
螭吻,為龍與魚所生,排行老九。自古以來常帶有驅兇辟邪的意義。
而且更為尊貴,也就讓古人更加喜愛。
這就更加讓“魚”不被印青睞。
目前出土或者存世的魚鈕,只有兩枚。
一枚是漢初「泰倉」半通(半印)印,是一位西漢下級官員的官印。
另外一枚,則是一枚東漢私印,印有「史少齒」三字,應該是印主人的名字。
除此之外,傳世魚鈕就很少見了。
倒是有最近幾十年出土的銅質魚鈕官印10枚,而且大部分都是秦朝的。
可以看得出來,魚鈕官印具有時代上的階段性與明顯的區域性。
在秦制的官印體系中,魚鈕官印為最低一級鈕式等級。
漢承秦制,後來存世的西漢初期官印,也只有一枚最低階官員的「泰倉」印。
現在出土的這枚魚鈕樣式的“景巷令印”,單從樣式來說,應該同樣是一個低階官員的用印。
而且還說明了,南越國在制度上,確實也更多承襲了秦國的制度,至少在官印體系上是這樣的。
畢竟這是一群秦國南征軍團將領和士兵,打下征服的國家。
“景巷令印,這景巷令是什麼官職啊。”陳翰皺著眉頭,來來回回的打量著印章上的這四個陰刻字。
在他的印象中,西漢應該沒有“景巷令”這個官職。
同樣在凝神思索的李教授,沉吟了一下,說道:“應該是個宦官。”
“秦有永巷令及丞,漢初仍設,掌后妃宮女及宮中獄事,以宦者來任職。”
“據史書記載,趙佗在番禺建造的王宮,基本上彷照了長安的未央宮、長樂宮和建章宮。”
“甚至內部細節,和長安天子居所都幾乎無二差別。”
“既然如此,南越國的王宮,應該也有設定與長安相彷的官職系統。”
“這景巷令,當為秦漢的永巷令,主掌帝王家室之事。”
陳翰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永巷令,聽起來挺厲害的,居然能掌控后妃宮女及宮中獄事,相當於是專門做宮中刑警的。
但是實際上這個官職秩只有六百石,是個小官。
名義上隸屬少府,掌宮中官婢,但是實際上就是幹髒活累活的。
平常只能處理一些宮女犯錯的刑罰,真想管理后妃是做夢了。
只有天子對某個后妃不滿了,將其關入永巷後,永巷令才能負責看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