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軍事貴族。

趙胡墓中,是絕對不能缺少各種青銅和鐵質武器,以及車馬器的。

對,車馬器也屬於武器的一種。

從商朝到戰國,戰車一直都是各諸侯國最重要的戰爭利器。

相當於現代的坦克。

歐洲人一次世界大戰才開始玩的步坦協同,最早可不是歐洲人首創的。

實際上,華夏人在商朝開始,就已經利用戰車與普通士兵進行協同作戰了。

西周時期的步坦協同,是用一輛車配合72個步兵,編組為一乘。

戰車在前面衝鋒,步兵快跑跟在後面,藉助戰車橫衝直撞的力量,揮舞著戈與戟,收割對方士兵的生命!

而戰車上,乘員一般為3人。

左邊的負責指揮和遠端射擊,身穿輕甲,被稱為甲首。

右邊的人手持長戈,負責攻擊近處的敵人和為戰車掃清障礙。

預下居中被成為參乘,也就是駕駛員。

一般一輛戰車,居左邊的人是最尊貴的,中間那位只是車伕,右邊那位是負責保護左尊的。

這也可以理解,為什麼華夏人以左為尊了吧。

要知道,商周時期,諸侯和貴族,也都要下場親自乘車出戰的。

而他們都是居左位,負責指揮和遠端射擊。

這也是為什麼商周貴族,都很注重射術。

貴族子弟之間,也都愛玩“投壺”這種和射有關的遊戲。

因為上到諸侯,下到士、大夫,他們上戰場就是負責遠端射擊的。

不掌握一手精湛的射術,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一位貴族?

射術,從夏商時期開始,就是一位貴族必須要掌握的技藝。

而南越國的趙家,作為從秦國傳承來的軍事貴族集團,武藝這塊怎麼也不可能少練。

要知道,秦始皇年輕的時候可都是沒少練射箭,以及指揮和駕駛戰車。

所以,西耳室內除了禮器、日用品、裝飾品之外,剩下最多的隨葬品,就是車馬器了。

出土車馬器的種類計有:銜、鑣、傘柄箍、蓋弓帽、當盧、絡管飾、纓座、帶扣、泡釘、銅環、水龍頭轅飾、圓片飾共13大類1350件!

除了有4套鐵銜、鑣外,其餘車馬器具全為銅器。

光是車馬器的配件,就有一千多件,足夠組裝出四架超級大的戰車。

估計是天子駕六那種級別的大戰車,才能用上這麼多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