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的,正是從隔壁文峰塔墓地趕來的陳翰。

他一到發掘現場旁邊的文物暫存室,就聽到了幾位專家教授討論的那句“文王之孫,穆之元子。”

年輕人,腦子靈活。

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楚國的兩位君王,於是便出聲提醒。

“楚文王?”

“楚穆王?”

聽到陳翰提醒的各位教授,也一個個的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楚文王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一位君主。

楚國的強盛,就是自他的父親楚武王始。

也是在楚武王時期,隨國開始頻繁出現在史書之中。

楚武王三十五年,楚武王入侵隨國,之後便誕生了那句著名的“我蠻夷也。”

之後,楚武王回國後就稱王了,成為了楚國的第一任王,和周王室正式決裂。

這個時候,看守周王室南大門的隨國,自然成為了楚人東進的主要障礙。

於是楚武王末年,楚對隨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然後沒打下隨國。

之後隨國不但不投降,反而修政備戰,硬氣的很,拒不參加楚人主持的沉鹿之會。

這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滿,楚武王再度伐隨。

這次伐隨,還是沒打下隨國。

不過隨國人也有些受不了楚武王這樣連年伐隨了,迫於無奈就與楚國簽訂了盟約,兩國暫時修好。

結果到了楚武王五十一年,周天子召見隨侯,責備他奉立楚國為王。

此後隨國對楚國的態度就再次開始轉變,有倒回周王室的意思。

這就讓楚武王很生氣,認為隨侯背叛了自己。

於是同年三月,楚武王再次派兵大舉攻打隨國。

只是這會都楚武王五十一年了,楚武王年事已高,在伐隨的半路上就去世了。

不過楚國秘不發喪,繼續攻隨。

隨國人恐懼不已,只好向楚軍求和。

楚國的大臣便以楚王的名義進入隨國,和隨侯結盟。

直到楚軍退兵回了漢水以南後,才公佈了喪事。

之後繼位的便是楚文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