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根源!(第1/3頁)
章節報錯
從淤泥中剝離出來的簡牘,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到水中清洗汙漬。
榮華帶著陳翰在工作間裡轉了一圈。
他清晰的看到了工作人員們,將一枚枚初步清理出來的簡牘泡在水中,用狼毫毛筆輕輕地撫去泥垢。洗去泥垢留下字。
“其實別看飽水簡牘的形態看似完好,實際上質地很脆弱的,這點你們做考古的也都清楚。”
榮華指了指工作人員小心翼翼的動作,有些感嘆道:“這出土的飽水竹簡啊,摸起來的質地就像是嬰兒的面板一樣。”
“吹彈可破!”
“所以在處理它們的時候,必須得小心翼翼,馬虎不得。”
“每個人,熟練的情況下,一天也就只能清洗510枚而已。”
“你們社科院考古所送來的這批竹簡,就算我們加緊處理,也要個三五天才能全部清理完。”
話音未落,榮華就又隨手拿起了桌子上的一瓶和純淨水差不多的透明液體,對陳翰教導道:
“別看這水看起來和實驗室裡常用的純淨水一樣,但是這並不是純淨水。”
“以往常規的做法,我們都會將竹簡泡在純淨蒸餾水中進行清理,目的就是去除竹簡內大量存在的有害性遊離粒子。”
“這個方法也用了幾十年了,已經成為了相對成熟的一套流程體系。”
“不過,用蒸餾水也不是一種十全十美的做法。”
“蒸餾水中含有大量遊離的離子,會對竹簡產生侵蝕作用。”
“而這一特點,也是早期簡牘修復率較低的原因之一。”
“也是得力於科技的進步,誕生了一種更好的浸泡液體,去離子水。”
“去離子水的出現,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水中離子破壞簡牘,大大提高了簡牘的修復率。”
“現在簡牘修復室內所用的所有水,都是去離子水。”
陳翰一邊目不轉睛的看著工作人員細緻清理竹簡的動作,一邊點頭回應榮華。
對去離子水他並不陌生,現在很多高校的實驗室裡,做實驗時都在大量使用去離子水。
作為一種去掉了水中雜質和各種離子,極其純淨的水,在高精密的實驗之中,自然是更受歡迎的。
只是陳翰沒想到,原來竹簡修復也需要用到去離子水。
確實是上了一課。
陳翰很是虛心的跟著榮華,儘量的認識和學習如何進行竹簡修復。
他雖然在北大的考古專業學習成績很好,可以說是妥妥的學霸。
但是他還沒到學神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