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龍如此勇將,公孫伯珪卻拘泥門第之見,棄而不用,實乃是自取滅亡啊。”袁紹聽到這裡,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

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天下諸侯為了爭搶人才,恨不得掘地三尺,也要找出一個有能耐的人。

結果這公孫瓚可倒好,有這種人在身旁,甚至連提拔的理由人家都自帶了,偏偏卻棄之不用。

這是該說你愚蠢呢?還是該說你任性呢?

“子龍啊!既然你始終在公孫瓚麾下為將,為何去歲易京陷落,卻沒見到你的身影呢?”許攸適時地開口問道。

“不瞞先生說,六年前我兄長因病去世,家有老母在世,不能自顧。在下因而辭別白馬將軍,回鄉侍奉老母。”

“如今老母離世,家中再無牽掛之人,在下這才離家而出,想以此有用之身,建功立業,方遂平生之所願!”趙雲話說到這裡,眼中隱隱有了哀痛之色。

這樣嘛……

許攸又給袁紹使了一個眼色,臉上的驚喜根本掩蓋不住。

一切的資訊,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呀。

備受公孫瓚打壓,又早早離開,肯定和袁紹談不上什麼仇恨;如今又有建功立業之心,並且和文丑還是舊識。

這種情況下,想要招攬趙雲,那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呀。

“子龍呀!”

袁紹明白許攸的意思,立刻長嘆了一聲,臉上做出一副憂國憂民之色,“如今漢室衰微,曹賊亂政,上壓天下,下期百官,與當年的董卓何異?”

“我袁家四世三公,屢受皇恩,不能救天子與圍困,解漢室於倒懸,每每夙夜憂嘆,扼腕嘆息。”

“如今我興四州之兵以伐曹氏,只為澄清宇內,匡扶天下,而今卻困於延津,進退兩難,不得破敵之法。子龍可能教我?”

“這個……”趙雲臉上露出猶豫之色,緩緩說道,“明公興正義之師,伐曹氏不義之兵,天下仁人志士必雲集而來,鼎力相助,破曹只在旦夕之間,還請明公不必憂慮。”

“額……”袁紹點了點頭,又說道,“子龍你說得很對,我也相信天下豪傑會站在我袁紹這邊。”

“只是曹操帳下兇悍之將極多,我大將顏良文丑皆死於他手。如今我麾下兵馬雖多,卻選不出一位先鋒官,以御曹軍之悍將。”

“對此,子龍可有什麼良策?”袁紹一邊說著,一邊向趙雲投來了期冀的目光。

“兇悍之將何足慮?”

趙雲完全不接袁紹的話茬,直接搖頭說道,“雙拳難敵四手,惡虎還怕群狼,他便渾身都是鐵,又能碾幾根釘?”

“明公兵馬數倍於曹,就算他麾下有幾位兇悍之將,莫非真能萬人敵否?明公大可不必在意!”

呦呵……

袁紹有點嘬牙花子了。

都已經暗示的這麼明顯了,就差明明白白告訴他了,可這小子就是不上道啊,跟條泥鰍一樣滑不留手。

“子龍!我就明說了!”袁紹臉上笑容雖然不減,語氣卻有些不耐煩了,“你有匡扶社稷之志,我亦有興復漢室之心,你我可以說是有共同的目標。”

“公孫瓚沒有識人之明,但我袁紹卻是求賢若渴。你若願意到我軍中,文丑的位置就是你的。”

“你不是想為文丑報仇嗎?等上了戰場之後,早晚會遇到那員敵將,直接將其挑於馬下,為文丑將軍報仇,豈不快哉?”

“額……”

聽袁紹這麼說,趙雲臉色隱隱變得有些尷尬。

你說袁紹那麼明顯的暗示,趙雲真的聽不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