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鐸在湖北,殺了前去投降的李自敬等人,連同被殺的,還有被坑死的兩萬餘順軍。

這些人稀裡糊塗地跟著李自成進了北京,狂歡了三十天,然後稀裡糊塗地退出北京,被清軍追著屁股一路攆到湖北來。

最後,又稀裡糊塗地跟著李自敬做了清軍的刀下亡魂。

現在這個年代,很多人就是這樣,被各種頭面人物來回裹挾著做事,最後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多鐸的如此做法,的確大為激振了清軍的軍心,但壞處是,大順的人徹底被他們推到了對立面。

換句話說,多鐸這樣濫殺無辜雖然不好,但是在大局來看,卻又是“好”的。

李自敬的死,告訴了高一功、高桂英、李過這些人,清軍是絕對容不下他們的。

這樣一來,殘餘的大順軍便紛紛向南京的紹武朝廷靠攏。

對他們來說,清軍是真的會要命的,就算投降也不能苟活,那就只能站起來拼到底了。

清軍對投降的大順軍執行的政策是殺無赦,這不僅僅是多鐸的意思,也是多爾袞的意思。

接到這個訊息,朱慈烺其實並不吃驚,這也在預測之內。

畢竟韃清在遼東打了三代人,連山海關的正臉也沒摸著。

雖說崇禎年間他們能偶爾闖進來打打草谷,但所有人都清楚,那個時候也就只能是進來搶掠一番,根本待不長久。

甲申年中原劇變,要不是吳三桂降清開關,入主中原也還是沒有韃清的份兒。

就連多爾袞也清楚如今他們大清的江山,坐得到底有多難,“為崇禎復仇,剿滅大順”這個口號,是一定要喊下去的。

也就是說,如今清兵對大順只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大規模納降的巨面膜根本不會存在。

尤其是大順軍如李自敬、高一功、高桂英、李過這些有名望的將領,更是不可能留著。

斷絕了降清的道路,李自成死後,大順的所有文官武將就只剩下了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聯明抗虜。

對朱慈烺來說,李自成的死只代表著一件事,清軍即將騰出手來,南京將要朝不保夕。

這個時候,決策就很重要了,是在南京堅壁清野等待著時刻來臨,還是主動出擊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看著多爾袞送到南京的這份詔書,朱慈烺笑了。

笑的,是多爾袞的急不可耐。

李自成一死,清軍在中原將再無掣肘,這個時候多爾袞派人送來這份通牒,什麼意思?

望向眼前的兩名所謂大清特使,朱慈烺倒是沒急著回話,促狹笑道:“何拱薇、陳萬春,我大明待你們二人不薄吧?”

“你們這些人,都喜歡放著頂天立地的七尺男兒不做,非要去降那清虜做奴才?”

多爾袞派來的兩個人,正是曾經中原一帶大明的舊將。

何拱薇曾經官至一地副將,陳萬春也是頂著參將的頭銜去降清,兩人私下對視一眼,紛紛說道。

“陛下,我等也是被逼無奈…”

“清兵勢大,降清者非我等二人,十之八九啊…”

“你們這話,說的倒不假。”很意外,朱慈烺居然沒有發怒,呵呵笑道:

“你們可是知道,那多爾袞這個時候派你們來送這封信的意圖何在嗎?”

兩人對視,紛紛搖頭,這次南來之前兩人就已經知道是九死一生,能活著回去已經是求爺爺告奶奶,哪裡還敢多話。

俗話說言多必失,有時候,還是不張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