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開納監(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洪範,朱慈烺知道這個人。
以前在學校辦公室閒暇時間用電腦經常查各種南明史相關的人物,這個陳洪範是妥妥的大漢奸!
漢奸到何種地步,先是在崇禎年間受到重用,清軍入關以後自去投降,最後被委派來當間諜。
沒錯,就是間諜,用現在的話說,叫奸細、細作。
為什麼朱慈烺好不容易拿下一個東林黨的人,反而又讓東林籍出身的左懋第接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為左懋第這個人,堪稱是明末版的文天祥,他是沒有黨派的。
身為東林黨,卻屢次彈劾東林黨的要員尸位素餐,卻在奏疏中指明與東林黨相近的操江提督陳洪範,乃是韃清的奸細。
如果非要給他挑一個黨派,那他是大明黨,為了大明的存續,他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歷史上的左懋第,也無愧於他“明季文天祥”的稱呼,拒絕多爾袞的封王之邀,被俘後絕食而死。
這樣的人,是值得信任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這樣的要職交給他,是最合適的。
王鐸回去,很快就與東林同僚們商議,說出了朱慈烺的要求,不出意外,他們也都接受了。
至少左懋第不是“閹黨”,能保住李沾的性命並讓他繼續擔任要職,這也在東林黨的利益之列。
第二天,朱慈烺召開朝會。
內閣次輔王鐸出列說道:“啟奏陛下,臣會同內閣諸輔政大臣商議,一致認為,李沾的行為確有其實,可他的初衷畢竟是為了大明,可以諒解。”
“李沾罪不至死,降職左副都御史,督辦南京城防事宜。新任的左都御史,內閣已有了人選,還請陛下過目。”
朱慈烺拿起來,煞有其事地仔細看了看,說道:“左懋第為現任左副都御史,進左都御史掌都察院,於制亦合,准奏。”
“陛下聖明,萬歲萬萬歲!”王鐸立即伏跪,率領群臣山呼。
左懋第沒想到會舉薦自己,當即出列,伏跪道:“臣謹遵聖旨,謝陛下信任。”
“臣有本啟奏。”
一下子,群臣的目光全都匯聚過去。
這個左懋第,還真不是省油的燈,剛上任就要燒這一把火?
朱慈烺要的就是左懋第的這股精氣神兒,這是在場這些東林群臣們所缺少的,也是大明現在最缺少的精神。
於是抬手示意,讓左懋第繼續說話。
“臣有兩點建議。”
“其一,宜開納監。新朝財政不足,連各地軍餉也捉襟見肘,可以令各地家財殷實的富家子弟捐輸金銀,賦予他們監生的名份。”
只這一條,便令許多的朝臣交頭接耳,議論開來。
更有甚者,已經不斷冷笑,認為這左懋第實在是信口開河。
朱慈烺笑了,這個左懋第啊,還真是沒拿自己當東林人,沒看那些東林黨們,正氣的咬牙切齒。
這個意見一說出口,只怕東林黨們都後悔同意讓他做左都御史了吧?
畢竟納監一開,捐錢即可得到國子監的監生名份,“監生”除了天子門生的名頭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一點,可以直接參加科舉,考取秀才。
左懋第這是話裡有話,名為開納監以實府庫,實際上是對東林黨及復社勾結,操縱科舉的局面造成了撼動。
有財者即可納銀為監生,參加科舉的人還不到處都是?
什麼將門子弟、世家豪族子弟、商賈子弟,甚至沿海賣魚的,山東賣鹽的,只要付出一些銀子的代價,便全都能參加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