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這叫政治讓步!(第1/3頁)
章節報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先帝崇禎十七載,勵精圖治,天賦英明。偶應流寇攘攘,勞積在眄。於舊年三月十八日間,報犯境。觸而殯天。
建虜叩關,國勢危殆,人心洶湧。時雲國有長君,即有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力扶新王,以弘光奠宗社。
崇禎皇太子慈烺南渡,仁慈賢良,聖明有聞,今續宗社而登寶位。建號紹武,詔播天下。
檄兵部尚書史可法,領尚方寶劍以重權事,督軍務於江北,抗制虜寇,一切晉賞於後再議。
弘光諸臣盡署前事,精忠戰力,神器安然,紹武指日北旋太平。親詰擬下。
欽此。”
三月時,左良玉以支援太子的名義清君側,於武昌起兵,號稱十營二十萬大軍,順江東下。
本來口號找的挺好,卻沒成想,幾天過去,弘光退位了!
轉眼之間,朝廷的形勢已然天翻地覆,原本被關在牢獄中的太子“朱慈烺”,居然奇蹟般的上位了!
他是怎麼上去的,這事沒人知道細節,但確確實實是上位了。
太子繼位,弘光退位,奸臣馬士英伏誅,一切都順理成章,滿足了左良玉檄文上全部的條件和要求。
沒有人懷疑這個太子是假的,在東林黨的運作下,新即位的朱慈烺早已經被包裝成了一個心懷天下的聖君。
對左部大軍來說,顯而易見的就是“清君側”的口號不好使了。
第一天繼位,第二天頒佈年號的詔書便發到了左良玉的舟師船隊裡。
半天的功夫,左部十個總兵級別的武將全都知道了。
於是拿著詔書,紛紛來找左良玉商議,下一步應該怎麼做。
左良玉這幾天頭疼得很,晚上也睡不著,整夜的失眠,現在他手上緊緊捏著詔書,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才好。
這事兒鬧的!
李自成連西安都丟了,在北邊被清軍追著屁股往這邊跑,左良玉和李自成鬥了十幾年,屢戰屢敗,根本不覺得能打贏李自成。
這才找了個口實,順江東下,想在南京謀個出路,可形勢急轉直下,誰也沒想到,弘光皇帝居然直接退位了!
左部便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武昌那兒既有清兵又有大順軍,他們這群殘兵敗將,自然是一個也打不過,回去等於找死。
但是繼續東下也不是個好辦法,沒有口實同造反無異,奉旨攔江的江北黃得功部驍勇善戰,也不是好惹的。
想著,左良玉忽然覺得自己愈發的頭疼起來,一陣陣鑽心的疼。
“父親您怎麼了?”其子左夢庚站在一旁,發現了異樣,連忙問道。
“我、我沒事。”左良玉強撐著,咬牙坐起來,想了半天,還是說道:“大局已定,繼續東下毫無意義,暫且先…退兵回武昌吧…”
“上表南京,就說我們尊奉紹武朝廷,恭賀太子繼位正國。”
左夢庚看了看周圍的總兵們,見眾人面面相覷,都不敢說,只好由他說出來。
“父親,李自成前幾日在武昌被清軍阿濟格、多鐸兩路大軍擊敗,現在已經放棄武昌,率領流寇主力穿過江西西北,往湖南去了。”
“武昌就算回去,也只是座空城了!”
左良玉大驚失色,恍然半晌,這才後知後覺,咬牙切齒的道:“這群辮子兵,真是一刻不停,竟都打到武昌去了!”
“不逼死我們,他們是不會罷休!”
話音剛落,左良玉慘叫一聲,捂著胸口從床上滾落在地。
“大帥!”
“大帥你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