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裕這麼想倒不是說他認命了,而是他經過昨晚上考慮清楚了。

既然沒有辦法在有生之年統一天下,那就將機會給自己的後人。

在先前荀藩叛亂中,姚騰展現出來的才能與冷靜,讓姚裕有心將他立為接班人培養。

這些年,自己南征北戰,忽略了對子女的培養。

如今有機會也有時間了,那自己就給姚騰培養成才。

有朝一日,讓姚騰接過自己的大旗。

說起來,還真是有一些失落呢。

畢竟身為穿越者,誰不想在活著的時候幹一番大事業呢?

當然,姚裕的事業乾的也不小了。

白手起家的他,不依靠世家的幫助走到今天,還在國內大力壓制世家,讓世家屁都不敢放一個。

這一點,比較曹孟德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且最重要的是,雖然自己沒有怎麼培養子女,但是姚騰受自己影響,對世家也不感冒。

倒是不用擔心有朝一日自己去後,姚騰會和曹丕一樣,為了做皇帝向世家妥協。

當然,為了保險,姚裕更要在姚騰之前,自己對司馬氏取而代之。這樣等姚騰上位之後,也不用費這個心了。

想到此處,姚裕就點了點頭,開始規劃起來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

···

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姚裕封王的事情敲定,之所以用這麼久,還是封王之後,所需要的依仗與禮儀等,要一個一個準備。

十二月份,新年前夕這一天,對姚裕封王的詔書從宮中送出。

詔書上表示,姚裕功蓋社稷,為了表彰姚裕的功勞,特晉爵姚裕為王,以汝南,潁川,譙郡,南陽,襄陽,江陵,江夏,長沙,武陵九郡之地為封國。准許姚裕在封國內設定文武百官。

不僅如此,姚裕這個宋王,位在所有諸侯王之上。

所謂加九錫,賜黃羅傘蓋,出警入蹕,三百虎賁。

訊息一經傳遍,整個江南百姓都在為姚裕高興。

而姚裕,也在此時,重新將他的大本營挪到了江陵。

當然,說是挪到江陵,實際上,鎮守江陵的還是他的三弟姚範。他本人還是與班表等人待在建康。

姚裕封王后,手下的文武也各有封賞。

除了朝廷內擔任的官職之外,班表被姚裕封為宋王國相,錄宋王府事,索弘被封為宋王長史,雍據為宋王府司馬,江均為宋王府參政。

諸葛愚,文續,孫奕,陶績,傅伉,夏侯兄弟等都擔任了宋王府的尚書令或者參軍。

其餘諸如魯弼,賀雄,全衍,沈林,沈承,連濬,滿匡,全耀,高侃,孔驍,沙摩松,王玄策,胡湖,關烈,鄂炻,吳炯,方弋,鬱超,蒲橫,朱旭,姚信,姚範,姚繡,姚豹,姚苞,姚恭,姚維,姚丘等都在姚裕的封國內領了各種官職。

就這麼說吧,姚裕手下這些文武,也就是他的二叔姚政,三叔姚慶沒有進入宋王封國任職。

畢竟二人要是去了,那就代表是姚裕的部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