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的及時趕到,不僅僅打破了姚裕這幾日的佈局,也重新讓城中的李雄看到了生還的希望。

若姚裕此時加大力度破城,成都能不能拿下不好說,但麾下的將士折損,必定是海量的。

正因為如此,姚裕不得已下達了撤退的指令。

當各路大軍陸續返回大營中時,城頭上,猛地傳來守軍驚天動地的歡呼聲響。

聽到這個動靜,姚裕忍不住嘆了口氣,參與攻城的諸將都有些垂頭喪氣的。

連濬更是摘掉頭盔,趕赴中軍帳向姚裕請罪。

畢竟,李雲是從連濬負責的北方突破的,於情於理,連濬這個主將都難逃其咎。

“連將·軍,不必如此。之所以讓李雲如此輕鬆的突破了防線,說起來,也全是我的原因啊。若不是我想著減少損失,只在各個方向放置了三千人的攻城隊。也不至於在李雲出現的第一時間放任他們攻破防線。三千人,攻打一面城牆本就吃力,更別說還要防備突然出現的李雲了。”

姚裕的一番話,讓連濬慚愧不已。

雖然知道姚裕說的都是事實,但問題是自己的確敗了。

這不,見連濬張嘴還想把鍋往自己頭上攬,姚裕忙攔住笑道:“好了連將·軍,你也不用太自責了。勝敗乃兵家常事。這一次你好好休息,調養好了。破城還需要你呢。”

有姚裕這麼說,連濬被感動了,用力點頭的同時,起身毅然決然去了。

反倒是姚裕在對待連濬的態度上,讓諸葛愚與關烈都為之側目。

雖然說,不怪屬下的主公有很多,但那也是分情況的。

像是姚裕這種情況,李雄被困死在成都,剛才眼瞅著就差一步之遙就能攻入城中,結束這場徵蜀的戰鬥。

萬沒想到,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李雲出來攪局。換做是誰,內心裡都是不爽的,找一個人出來背鍋更是在情理之中。

剛才姚裕哪怕是懲罰連濬,連濬也沒有半句話說。只能自認倒黴。

可以說,姚裕剛才的做法,完全擔得起仁主明君一說。

想到此處,諸葛愚與關烈相互對視了一眼,彼此點了點頭。

“好了各位,都別想太多,回去休息吧,今天的戰鬥,到此結束。”

說罷,姚裕就一揮手,示意眾人離開。

現場眾人那也都是有眼力的,見姚裕這會兒心情不好,也就沒有再留下來,抱拳之後,轉身離開。

城外如何先不去說,城內,李雄那叫一個開心。

原本在姚裕強大的攻勢之下,他還想著要怎麼樣堅持到李弼的援軍趕到。

甚至於,在今天姚裕連續三波攻勢展開的時候,他還以為成都要被攻破了。

幸好此時李雲大軍及時趕到。不然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這不,李雄就專門為李雲擺了一場接風宴。

這一場接風宴上,李雲大出風頭。

而且為了能拉攏李雲,李雄甚至許下了擊退姚裕之後,封李云為漢中王的承諾。

聽到李雄的話,李雲激動的哎呀一聲,手中酒杯噗的落地。

他忙從席間站起,衝著李雄猛地叩拜:“陛下如此厚愛,臣,怎敢不效死命報答!”

要知道,李雲雖然身為宗室,但是他和李雄的血脈關係早已經遠的不能再遠了。..

甚至於,二人都是五服之外的親戚。

按照禮法上來說,李雲絕無封王的可能。除非他的兒子能當皇帝,不過到那時候封給他的也不是王了,而是追封為天子了。

今日裡,李雄竟然許下了擊敗姚裕之後封李云為王的承諾,這讓李雲如何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