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姚裕陳兵江岸邊上,也不著急進攻了。

他在吩咐人告知宜昌城中的姚信大軍已經趕到支援之後,便老老實實的停留在岸邊,與李雄對峙。

老實說,李雄這樣的才算是真正的對手。

不像是陳敏與司馬越,這倆人,都是搞心態能力一流,善於煽風點火,蠱惑人心。但論起來戰場指揮能力,他們差得多了。

正因為此,姚裕在與李雄對戰的時候,顯得總是小心翼翼的,儘可能的不暴露出來自己的破綻。

同樣的他也相信,李雄也是這麼想的。

雙方就像是一個高明的棋手,不斷地試探著對方的弱點,就算是有戰鬥,那也是點到為止,很快撤兵。

不過十天時間,雙方出動兵馬共計數十次,各種佯攻奇策層出不窮,但從來不出動三千人以上的大部隊進行戰鬥。

似乎,雙方都明白,想要一戰擊潰對方是不可能的,只有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試探,來讓對方露出破綻。

當然,姚裕是可以集合荊州大部分的兵力,在戰場上,形成絕對優勢對李雄碾壓的。

更何況,二人對峙的戰場就這麼大一點,太多兵力的話,也根本鋪展不開,完全是在浪費精力。

正因為此,姚裕才拒絕了姚豹高侃姚慶等人帶兵支援的提議,只是傳令王玄策與連濬二人,隻身前來。

開玩笑,要是姚豹他們來,自己在前線的部隊那就達到了恐怖的五萬人。

雖然是主場作戰,但是這麼多兵馬紮堆湊在一塊,那也施展不開啊。

而且對後勤,還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畢竟江陵城中的存糧,可是沒有多少了。

索弘現在都快愁死了,整天想著怎麼籌集糧草。

···

對峙已經有二十天,期間,連濬倒是與姚苞統帥水軍一度越過李雄的封鎖線,來到李雄後方,與正面的姚裕,雍據,王玄策等人形成鉗形攻勢。

可惜的是,李雄不慌不忙,貴為天子的他,手持寶劍親臨戰陣,麾下士卒各個以死相拼,破解了姚裕的鉗形攻勢不說,還在混戰之中,擊傷了連濬。

同樣的,在李雄手下,也是姚裕自打出兵以來,第一次嘗試到了失敗的滋味是什麼樣的。

若是李雄就此罷兵不追擊的話,那在普通士卒心中,起兵之後,從來都是百戰百勝的姚裕威望將會受到致命性打擊。

可李雄錯就錯在了擊潰了姚裕鉗形攻勢,擊殺了姚裕部眾兩千餘人之後飄了。

他上頭了,親自率領大軍出寨門與姚裕野戰,打算活捉姚裕,一舉吞下荊州。

結果,姚裕八陣圖展開,靠著優秀的野戰能力,一個漂亮的防守反擊,硬生生將李雄大部隊擊潰,斬殺超過三千餘人。

如此一來,姚裕部眾低迷計程車氣再一次高漲。

反而是李雄所部的鬥志變得沉迷下去了。

中軍賬內,李雄還很是納悶,姚裕所部使用的陣法到底是什麼?

怎麼姚裕都亂成那個樣子了,還能靠著五千中軍,擊潰自己的大軍。

不禁是姚裕,就連姚信的部眾,也會這個陣法。

難不成,荊州十二萬兵馬,人人都習練了這個陣法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