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九章、收購風波(第1/3頁)
章節報錯
每人五萬塊錢的賠償金,簽了協議的,方圓不怕吳旭告他們敲詐。
沒有找到替代的人,就算吳旭是老闆,也動不了維修部。
帶著維修部的人,回到放心食品廠,足足忙了兩天,積壓的機器全部修好。
吳旭本想去外地的食品廠,找一些能夠直接上崗的維修工,不料九州食品廠的人找上門來。
九州食品廠的市值,是放心食品廠的幾十倍。
盯上放心食品廠的供銷渠道,九州食品廠出資收購放心食品廠。
九州食品廠開價很高,吳旭考慮一番後,決定賣掉放心食品廠。
替換維修部的人,費時費力費錢,沒有合理的理由,總不能直接開除吧?
能夠直接上崗的維修工,都在幾百公里外,要不要給一筆安家費?
工資定低了,就算給了安家費,別人也未必會過來。
維修部是一個麻煩,九州食品廠開價不低,吳旭權衡利弊後,選擇賣掉食品廠。
房地產行業的利潤,遠高於速凍食品行業,想要多賺錢的他,打算以後專注於房地產行業。
得知老闆賣掉了食品廠,方圓也沒閒著,不時給一些裝置,換上自制的操作程式。
幾天後,九州食品廠的二十幾人,前來接管放心食品廠。
來自九州食品廠總部的何世強,成為維修部的經理。
放心食品廠賣給九州食品廠,廠裡的員工索要賠償。
換了老闆,工齡清零,上班八九年的,直接虧了幾萬。
每年補償一個月,再加一個月,工齡沒有了,相當於被開除了又招工進廠。
一個又一個員工,加入罷工、索要賠償的行列。
賠償吧?廠裡一千多人,大概要三千多萬。
不賠償吧?人都罷工了,還怎麼生產?
只是換了老闆,又沒有換廠,憑什麼賠?
以前是放心食品廠,現在是九州食品集團的子公司,能是一樣麼?
一千多人罷工,威力還是很強的,僵持不到一個星期,廠裡就開始賠錢了。
賠了錢,願意繼續上班的,重新籤合同。
入職幾個月,不足一年算一年,補償一個月的工資,然後再加一個月,方圓拿到兩個月的工資,廠裡沒找他重新籤合同,他也沒在意。
李飛、陳磊等人,進廠的時間夠長,每人到手好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