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麻了,不是,又被召見入宮,會不會又是想讓孫思邈神醫做官呀?

這都三位皇帝了哦。

看到幾雙眼睛都看著她 那眼神都在問,是不是又要讓孫思邈做官?

黎霧點頭道“是的,唐高宗李治把孫思邈前輩您宣入宮之後,想拜您做諫議大夫。

這才孫思邈前輩您留在了長安,不過並沒有做官,拒絕了唐高宗。

不過礙於情面,還是推薦了自己的徒弟劉神威,說自己的徒弟好學,而且還年輕有為。

唐高宗聽到之後 那是立刻就同意了,也是十分滿意孫思邈前輩您這個決定的。

畢竟唐太宗都無法讓您做官,所以被拒絕,唐高宗也是有心裡準備的。

唐高宗立刻就把孫思邈前輩您的徒弟給安排去了太醫院。

哈哈,孫思邈前輩您是真莽,接連拒絕了三位皇帝,好在他們都是不可多得的明君。”

孫思邈也是汗儼然,這誰能想到這些皇帝都想讓他做官呢,他不想做官,一點都不想。

他只想治病救人,遊走在鄉間之中,為百姓治病。

這才是他想做的事情,做官,從來不是他想做的。

“這,孫思邈後輩你厲害,”張仲景道,連拒三位皇帝,這也就只有孫思邈了吧。

不過也確實可以看得出來,對方是真的喜歡做醫者,不然也不可能拒絕做官了。

其他四人都是一臉佩服的看著孫思邈。

天幕前的人已經麻了,孫思邈神醫確實不一樣。

“這到上元元年的時候,還是唐高宗的時候。

孫思邈前輩您年事已高,得了病,所以懇求返回家鄉。

唐高宗特賜孫思邈前輩您良駒等物,還有宅院給孫思邈前輩您居住。

當時有很多的名士文學大家都十分尊敬孫思邈前輩您,更是以師長的禮數來侍奉孫思邈前輩您呢。

晚年的時候,孫思邈前輩您又隱居了 這次,孫思邈前輩您再次隱居。

有的說您隱居到了五臺山,在那裡專心的寫醫書。

又有的說您隱居到了王屋山,採藥種藥,還在堅持為百姓治病,在王屋山度過了最後的日子。

到永淳元年,這個還是唐高宗時期哈,孫思邈前輩您與世長辭,享年歲也有說是0歲。

留下遺囑說,要薄葬,不要焚燒那些紙紮的陰間之物,祭祀的時候也不要宰殺牧畜這些。”

再次聽到孫思邈活到歲,還是有很多人不太敢相信的,怎麼就能活那麼久呢,熬走了好幾個皇帝呢。

被熬走的皇帝無語,你禮貌嗎?

是他們不想活得久一點嗎?

“不愧是孫思邈前輩,連葬禮都如此的簡單,”李時珍道,不過也很正常他們本就不喜奢靡,簡單也再正常不過了。

不殺牧畜這個也能理解,畢竟他們都是大夫,不喜殺生嘛。

天幕前的很多人則是不理解了,他們辦葬禮的時候,那是風風光光的。

若是像孫思邈神醫活那麼久的話,那自然又風光大葬的呀。

雖然不理解,但是尊重孫思邈神醫,神醫這麼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為此之後,流行起來薄葬。

天幕

“孫思邈前輩您的事蹟就說到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