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哈哈大笑:“聽你這口氣,好像已經迫不及待了?”

徐青嘿嘿點頭:“我千里迢迢地跑過來圖什麼?不就是搞事情嘛,正好你這大和尚也不像個安分的。”

“這算什麼?物以類聚?”

“不,這叫志趣相投。”

“哈哈哈果然是文化人,說話就是不一樣,稍坐,晚飯馬上就好,嚐嚐我們晉省的扯麵,在別的地方可吃不到,不過是素面,還請擔待。”

“一定要嚐嚐,”徐青當然不能幹坐著,而是跟在大和尚後邊去廚房看了看,看廚房裡面積小容納不下第二個人也沒堅持幫忙,而是返回大殿給廟裡供奉的普賢菩薩上一炷清香。

沒有磕頭。

也沒許願。

更沒有投香火錢。

就是單純地行禮,意思是我來了你的道場跟你打個招呼的意思。

其實,這些神像並不是純粹的泥胎木塑,而是別有門道,雖然跟傳說中的神佛沒什麼關係。

不過這種存在比較麻煩,而且基本上都有主,所以一般修行者不碰它們。

除非真有機緣。

徐青切斷與這尊製作工藝很粗糙的普賢菩薩之間的感應,來到院子裡,抓住那一根月牙鏟試了試手感,確實挺重。

六十二斤,大部分成年人都能拎起來,甚至會感覺很輕鬆。

但只有極少數人可以揮舞這麼重的兵器,而且只敢慢慢揮舞,絕對不敢發力,因為這麼重的兵器在用力揮舞時製造的慣性力也很強,輕則脫手,重則扭斷自己的手腕,更別說舉重若輕地使出各種招式,那些在大和尚手裡看起來很輕鬆的招式,對身體的綜合要求極高,從手指到腳趾,每塊肌肉每個關節都必須達到一定強度。

也因此,這類重達幾十斤的兵器主要是熬打筋骨用的,搭配不同的套路,可以鍛鍊到身體的每一個細節。

相反,健身房裡的那些路數,只注重核心力量和主要肌肉群,最終故城縣的效果不一樣。

那些健身狂人可以臥推上百公斤,但讓他們揮舞幾十斤的月牙鏟,一樣很難,因為他們練的是直上直下的力量。

但練傳武這些人,力量是“圓”的,這個圓不是圓圈的圓,而是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意思,能直上直下也能斜上斜下,沒有力量死角,肩肘膝腰踝腕等關節都可以圓轉如意,全身的力量能匯聚一點然後按照需求傳遞到任何周身任何一個方向,這就是傳統武學中“混元”的概念。

力量混元之後便能在實戰中應對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

如果按照健身的方式去練拳,那麼打出來的拳就跟木人樁差不多,全是直來直去的力量,不會拐彎。

不過劉長安和徐青都沒練過這玩意兒,因為他們都有更高明的訓練方法,比這種笨辦法好很多。

這種笨辦法挺好用,就是容易練成上下一樣粗壯,對形象有損。

就像鐵砂掌,那玩意兒好用是好用,練成之後威力無窮,但真的不好看。

徐青握著這月牙鏟舞了一套,身體竟然發熱了,額頭甚至微微見汗。

確實是好東西。

回去以後可以打造一件,偶爾練一練還是有幫助的,可以幫助他更好掌控他的身體和一身怪力,畢竟他這一身力量不是辛苦熬打出來的,使用的時候多少有點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