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都位於遼省省城沈城東邊,相當於沈城的衛星城市。

看名字就知道,這是個資源型城市,煤資源很豐富,還有其他礦產資源,水資源也相當豐富,經濟狀況在東三省市排名還算不錯。

當然,跟東北大部分內陸城市一樣,人口很少。

撫順條件不差,但人口才一百萬出頭,標準的地廣人稀,種養殖產業較為發達。

不過市中心跟其他地方的地級市差不多,該有的都有,啥都不缺,一樣熱鬧。

徐青坐高鐵到沈城。

然後租了一輛車前往煤都。

有車做什麼都方便,就算不想開車了,直接扔那兒,自有車行的人開回去,完全不用操心。

到煤都後,他沒有直接聯絡綁匪,而是先租了一套房子,買了一堆裝置,然後直奔當地的古玩市場。

煤都經濟看似不發達,但古玩市場規模卻不小,雖然數量不算很多,但在玉清宮那塊以及對面的兩條街上,全是大大小小的古玩店,路邊擺攤的也不少,看似雜亂,但氛圍卻極濃。

原因嘛,都懂。

另外,沈城在民國時期的地位跟島城、津門等城市差不多,是北方的核心城市之一,說書唱戲的到東三省就不能不去沈城拜碼頭。

所以別看煤都以及沈城現在的經濟不咋地,好像很落魄,但底蘊這塊也真不差,前清統治的幾百年裡,沒少往東三省運好東西,戰爭時期這裡更是某些人預定的後路,帶來的好東西更多。

除此之外,煤都的琥珀也是出了名的多和好,雖然跟緬國那邊的還差點意思,但在國內,卻是妥妥的琥珀之城,琥珀資源相當豐富,是國內唯一一處昆蟲類琥珀的出產區。

在種種因素的加成下,沈城以及周邊地區的古玩和收藏氛圍甚至比內陸地區一些老牌城市還要濃厚。

徐青走在大街上就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以前真小看了沈城,看看這大大小小的古玩店和攤位,只數量這塊就不比島城差多少。

質量嘛……

有待驗證。

徐青信步邁入一家古玩店,直奔櫃檯前,隨手拿起一隻民國時期的小碗:“這碗什麼價?”

“三千。”

“不貴啊。”

“那當然,我們做生意就講究個誠心,是多少錢就多少錢,不會獅子大開口,老弟你砍價的時候也輕一點,不然這買賣沒法做。”

誠心和誠信,還是有點區別的,口音上也能聽出來。

有點意思。

徐青微笑著放下小碗。

店主挑眉:“咋地,看不上這種?”

這語氣,猛地一聽,挺衝,但知道的都知道,東北人說話就這個語氣,直來直去。

所以徐青也不惱,笑著點頭:“入門級的東西不適合我。”

“噢,懂了,好東西有的是,就怕你買不起。”

“買得起買不起得看看貨才知道。”

“這邊,直接看這邊,要是還沒有你能看上的,我帶你去我家。”

這話說得,怎麼聽怎麼有點彆扭。

或許這就是東北人在其他地方口碑不好的緣故?

說話直,衝,還愛開玩笑,在東北這些玩笑都能接受,但去了外地人家還真不一定習慣。

當然,徐青無所謂,島城有很多東北人。

劉長安這個巴蜀人也曾經在東北生活過,能接受這種地域特色。

一邊跟老闆寒暄,一邊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