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魔王!

想到這個名字,江湖人們瞬間安靜。

閻魔王閻振山的大名,在江湖裡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都知道閻魔王不是個壞人,閻魔王的組織甚至也有官方背景,立場很正。

但是,閻魔王和手下那些人的行事風格卻相當霸道。

只要被他們盯上,基本上都死了。

當然,閻魔王主要針對那些倒賣國寶到國外的江湖人和團伙,所以大部分江湖人還是很歡迎的,這些倒賣國寶的人相當於抬高了靈寶的市場價格,這些普通人的利益在無形中被侵犯。

可是想到閻振山的行事風格,眾人還是有點怕,因為他們現在乾的事情雖然不是倒賣國寶,但也不是那麼的光明正大,萬一被閻振山盯上,被殺也就被殺了,絕對沒有人敢因為這事兒去找閻振山說理。

所以一時間,竟有不少江湖人悄悄撤出青城山,大部分都是做賊心虛。

與此同時。

徐青看到一個群裡對王老栓被殺一事的反饋,也笑了。

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

王老栓也是他殺的。

情報是常誠海和葉小青給的。

這倆人一個是閻振山的親信,一個是在蓉城盤踞多年的門派,在情報這塊的優勢比徐青這個初入江湖的小菜鳥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拿到情報之後,他混進各個群組裡慢慢收集某些符合要求的反派的位置資訊。

王老栓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李良。

李良,男,82年生人,蓉城本地人,同樣是個文物販子,在蓉城開了一家古玩店,表面上乾乾淨淨,實際上卻經常招待那些境外來客,幫買賣雙方拉縴,是蓉城一帶文物倒賣利益鏈上最關鍵的一環。

不但如此,常誠海還說,這個李良還經常出入之前的米利堅使館舉辦的酒會,成分幾乎是明白著的,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沒人追究這個,以至於這個李良儼然一副社會名流的架勢。

除此之外常誠海還提供了不少李良相關的疑似犯罪行為。

有的是傳聞,有的是坐實了,只是沒有非常確切的證據鏈,所以李良得以逍遙至今。

這個李良是眾多江湖敗類中的典型,明明作惡多端,可有功夫在身,作奸犯科的時候往往能儘可能少地留下證據,再加上人在江湖的特殊性,總能以各種各樣的方法逃過警方的追捕和法律的審判。

不過,這不就是閻振山葉小青這些人存在的價值?

徐青扔掉王老栓的腦袋,把雨衣上的兜帽戴回到臉上,提刀鑽出帳篷。

帳篷裡,王老栓以及王老栓的幾個徒弟的屍首靜靜地躺在地上傾聽著越來越密集的雨點。

與此同時。

山腳下一頂帳篷裡。

帳篷裡掛了好幾面鏡子,尤其是門口,乾脆立著一面大的換衣鏡,顯得有點滑稽,但帳篷裡的人卻沒有一個笑得出來。

良久,坐在最中間的長髮男子開口:“說說你們的想法吧,閻振山估計真的來了蓉城,就算閻振山沒有親來,也必然有高手就藏在這青城山周圍。”

“撤吧,不值得,賺錢的機會多的是,沒必要死磕這連影子都沒看著的寶藏。”

“那可是劉長安的寶藏,我從小就聽說過這個人的故事,如果寶藏是真的,幹完這一筆就能出國買個小島安度餘生,再也不怕什麼閻魔王。”

“萬一寶藏裡沒多少值錢的東西呢?”

“怎麼可能?不值錢那叫寶藏?”

“不值錢的寶藏又不是沒有遇到過,上一次開的那個大墓有啥?全特麼不值錢的陶器和壁畫,折騰了小半年,連墓磚都賣了還虧了一筆,不長記性?”

“那能一樣?這可是劉長安,劉長安,你知道劉長安什麼人嗎?在老蓉城有一座大院子的人,民國時期最頂級的收藏家,手裡的好東西多如牛毛,還是頂級的修行者,隨便藏點東西,就夠咱們逍遙好一陣子了。”

“等等——”

“怎麼了?”

“咱,咱們的位置被爆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