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號。

下午四點半。

徐青有生以來第一次踏上蓉城的土地。

但對這裡的氣候環境,卻一點也不陌生,畢竟是劉長安的家鄉。

如果有需要,他甚至可以說一口地道的蓉城話。

當然,沒必要。

至少他這個人設不需要這樣的口音,不太好解釋。

口音這東西,模仿是模仿不來的,至少得在那個環境裡生活好一段時間才能掌握精髓,他一個島城土生土長的人,忽然會說一口比蓉城人更像榮成人的蓉城話,一定會有人懷疑。

落地之後,徐青沒有急著行動,而是先找酒店住下,搜了搜市區裡比較有特色的美食,像個探店博主一樣開啟他的美食之旅。

別說,蓉城的美食確實多。

雖然多辣多麻且油多,但味道是真的棒,吃起來極為過癮,完全停不下來。

吃飽喝足之後租了一輛車在市區內溜達起來。

這邊看看,那邊看看。

現在的蓉城,跟百年前的蓉城可完全不同,要不是有標誌性的建築和自然風景在,就算劉長安來了也要暈頭轉向。

徐青也不例外。

他在島城,可沒見過這麼繁華的景象,這裡的都市風情和島城完全不同。

島城雖然也算一座名城,在近代歷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跟蓉城真沒得比,除了大海和海鮮之外,其他方面都差得很遠。

踏足蓉城這座城市裡的瞬間,就能感受到那種濃郁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沉澱,雖然幾乎所有的古建築都是新建的或者翻修的,但文化符號是實實在在的,看著就很不一樣。

更別提就隱藏在城市裡面的景點景區,對他這個島城人來說,走到哪兒都能發現些許驚喜,或大或小,但總能讓他眼前一亮。

當然,也有遺憾。

劉長安記憶中的一些東西早已經消失,例如劉長安曾經經常光顧的一家茶樓。

倒是在杜甫草堂那邊看到一些個老字號,例如陳麻婆豆腐。

劉長安也光顧過幾次。

只是那個時候的陳麻婆豆腐檔次不高,主要是中下層的普通人光顧,劉長安在世時隨便哪個身份都不太適合光顧。

現在嘛。

徐青攥著一把夜市上手藝人現畫的一把摺扇信步走進去,倒是氣派。

服務員也夠熱情,熙熙攘攘很是熱鬧,還得排隊。

空氣中瀰漫著的香味兒也足夠濃郁,比劉長安印象中的陳麻婆要高大上許多。

但總感覺少了點東西。

或許,缺少的就是那麼點江湖氣息吧。

民國時期的飯店、茶樓可是江湖人物最集中的場所。

現在呢,飯店就是飯店,跟江湖毫不沾邊,主要服務物件反而是這些普羅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