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做了某種決定,但切爾西夫人這兩天並沒有計劃去找梅倫。

一來實在是忙,忙家族企業的事情,忙著與聖靈有關的事情,忙著聯絡在巫師界的盟友與親朋,互通有無,以備在未來風起雲湧之際不至於被海浪掀翻。

二來,與學生之間的事屬於開弓沒有回頭箭,下了決心後,她心中的躁動反而平靜了下來,根本不急著去見面。

不過夫人認為很有趣的是,自己倒是平靜了,可體內那位,卻始終心事重重的模樣,日常交流時,也都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態度。

她的心事在哪裡,夫人並不清楚,可能與己方有關,也可能是在世界的某個角落。

這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對方能夠清楚瞭解自己的一切,自己卻沒辦法深入到對方的記憶中去探索。

乃至於兩人雖然日夜呆在一起,她卻不覺得自己與這位聖靈有什麼親密關係可言。

夫人甚至有種,越接觸對方,對方就越神秘的感覺。

這種神秘感令人警惕,更令人著迷,因為那代表著許多涉及到未來關鍵的隱秘,如果能掌握它們,似乎就能掌握這個世界接下來的走向。

也唯有在這種情況下,夫人才會意識到,體內這位,其實是一個大人物。

而不是被她和學生梅倫設計的吃盡了苦頭的窩囊蟲。

這種心態其實並不好,因為這會令人少了警惕與敬畏,而忽視了聖靈到底是什麼人。

只是,就如同師徒兩人閒聊時學生提到的一些話一樣,雙方的相處態度在第一次接觸時就已經初步定下了基調,除非特殊的,類似於那次拷問般嚴重的事情發生,否則很難出現變化。

這是人的潛意識在作祟,而人是不能控制潛意識的。

當學生的梅倫總有許多歪門邪說,仔細想想,卻又很有道理。

於是切爾西夫人就並不強求自己去更正這種態度了,順其自然沒什麼不好的。

不過讓她很意外的是,己方對這聖靈的態度愈發的“輕慢”,可這聖靈對己方,或者說對自家學生的態度,卻變得很快。

從最開始拷問結束時那種暗恨的冷漠,到主動去與梅倫溝通,再到不久之前現身在梅倫面前,而無視之前忌諱的某些細節……整個過程還沒超過一個月時間。

梅倫說的那個道理似乎可以往這種情況上套,於是這就讓夫人愈發深刻的認知到,自己這位學生,已經一步步變成了一個大人物。

乃至於連天國的審判長都不得不重視的地步。

這種認知是出於理性的,客觀的思考。

可感性來看,她卻像是在做夢似的,總覺得不真實。

因為夫人心中的梅倫,可不是什麼大人物,而是一個有著許多優點,但也有不少缺點的晚輩。

很少人知道的是,切爾西夫人這段時間其實仔細瞭解過梅倫從出生到成長,再到與自己第一次見面之前的經歷。

這經歷包括他襁褓中的時候、幼年的時候、童年的時候、少年的時候……

那其中的日常很瑣碎,卻是她工作之餘撫慰疲憊心靈的養料,看著的時候,莫名就感覺很有意思,也是夫人能撫平內心躁動的原因之一。

就像是親眼看到一個嬰兒長大成人一般。

於是明明決定要做他的情人,明明知道連聖靈都在重視他,可夫人心中對於梅倫是個孩子的印象,反而更加深刻了。

想起某些畫面時,心情更是異樣……

“這是又發生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