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就是這個命,我認! 第一百一十五章 有棗無棗打一杆子再說(第1/5頁)
章節報錯
一週後的上午,小雨,大衛,俊生,曉明和向華等一行人,看著挖掘機與推土機,在果園的那片土地上,把不平的地方整平。挖掘機挖出一條條界限,分出各種果林所佔的面積。
曉明已經把做紀念碑所在的位置,與佔地面積劃分出來。李棟和季華把周圍設計好後也把栽松樹的位置與具體的棵數統計出來了。
大衛看著這麼大的一片土地,笑著對大家說“哈哈,這麼一修正,這裡的這片土地栽樹就有些浪費資源了。如果種蔬菜或者種糧食,每年也能有不少的收成。真是白瞎這些好地,我還是覺得種菜比較實惠。”
小雨斜視了他一眼,心想,看來就像人家說的‘某一方面特別優秀,在其他方面差不多就是個白痴’這句話非常在理。曉明滿眼,滿腦子都是樓房。而這位大哥滿腦子不是活蹦亂跳的雞鴨,就是土地裡的蔬菜。為什麼不能把目光再看的長遠一些呢?
只好耐著性子對他說:我們把景區做好嘍,比起你說的蔬菜與糧食還掙錢。比如一家三口來我們景區旅遊,門票按一百五十元一位,孩子就不買門票了。我們就掙了三百元;其次就是因為孩子,他們肯定的玩一下游樂設施吧?既然出來散心遊玩,為了一家人開心。有選擇地去遊樂設施上玩一下,少說也得花一兩百元。
中午再在我們酒店裡吃頓飯,又的一二百元對吧?假如以後,我們的動物園也辦起來嘍,又的花費一兩百元。再去小吃街,小商品街逛一逛,還會花一些錢吧?我們還有花卉植物園,門票就算二三十元一位,也一定會過去欣賞一下的。這樣算下來,而且也都是保守的演算法,你們計算一下,會有多少錢?
向華笑著說“嗯,少說也能花費七八百元。”
俊生笑著說“對呀,大衛哥,假如我們景區來一百人,一千人,或者是一萬人,這樣計算下來,絕對比白菜蘿蔔掙錢多。哈哈,還不用每天忙著起早貪黑,澆水施肥。”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說的大衛一點脾氣也沒有,這已經是高下立判。
他呵呵地笑著說“嗯,小雨的這一分析,還真是這麼個理。看來光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就會目光短淺了。我此時腦子也好使了,面前這些果園,也會是有收穫的。我聽季華和李棟兩人說,植物花卉園培育出來的花卉,也可以賣給遊客,還有培育的出的綠化用的樹木與冬青,也都能賣給城市綠化環境。景區的潛力非常大。”
俊生朝他撇了撇嘴,心想,現在知道這個大蛋糕有多麼香甜了吧?你和毛大哥只想著把錢裝進口袋裡,而不知道錢生錢的道理。小雨姐能給你們百分之十的股份,就說明對你們倆有多好了。還不領情地對她質疑,很傷人知道嗎?
小雨問曉明“水管子接到流出水的山縫處,能不能做下偽裝,猛一看上去,就像真的是從聖經湖裡,透過山的縫隙流過來的。”
俊生說到“事實也是如此,就是水流較小而已。現在接過去水管子,至少我們可以隨時控制水流。我現在越來越覺得水的珍貴。這裡的水只有在白天或者節假日,可以多放一點水,平時最好是把閥門關閉。省下水去灌溉農田。”
曉明笑著說“正是有這個想法,才不去山那邊鑿那處流水的縫隙了。接通水管就是最大的保障。其實怎麼偽裝也會有破綻的,趁早順其自言得好。大衛,你和李棟,季華一起參謀一下。儘快確定,果園,花卉園,與那個山丘,如何安裝管道的走向,才最有利於澆花與樹木。讓他們每隔一段距離就得安裝一個閥門,也方便我們隨時用水。”
“好的,這件事就交給我們吧。已經找來四十多個臨時工,把山丘那裡的梯田都收拾出來了。明天就讓他們過來,跟著和兩位師傅劃出栽樹的位置,以及統計數量。水管子與閥門的問題,多多益善。”
經過一個多月規劃與整理,果園和花卉園,已經統計出需要的樹木與花卉。等溫度再升高一些,隨時都可以,把北山的松樹挖出來栽到紀念碑的周圍。
養花卉的花棚的鋼釦框架與兩個廠房的鋼釦框架也都運過來正在安裝固定。
曉明和小雨分別帶人,以從村子那處三百多平米的池塘為終點,小雨帶一隊人,在南山,從山縫流出水的位置開始,沿著水流的溝壑,繼續挖深,拓寬,而後用石頭磊成水渠,直至磊到池塘處。
曉明所帶的那隊人,從池塘的北面,挖出溝壑,也磊成水渠,在景區繞了一個彎,又分出了幾個支流後,最後也都流入,北山腳下同樣挖溝磊成的水渠裡,直通觀景湖。
曉明他們磊出的水渠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會做出各種精緻的小橋,也會造型各異的。試想一下,走在玻璃的橋面上,低頭能看到腳下潺潺的流水,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呀?
經過半個月的時間,景區內的水渠終於建成,小橋的問題還只是做了一個簡易的,因為各種小橋都得精心設計一番,達到最完美才行。
這天一早,小雨和曉明帶著兩組人馬,開始把池塘裡面的汙泥挖乾淨。
當全部淤泥都清理出來後,底部是清一色的大理石,高底不平,最深的地方有兩米左右。從一塊塊石縫裡突突地往外冒泉水,看到如此奇妙的現象,在場的人無不驚歎不已。
為了能看清楚,經過徹底的沖刷後,仔細地清點了一下,在這三百多平的池塘裡,有四十多處細小泉眼。雖然泉眼都不明顯,突突地往外冒水是做不得假。
曉明,小雨,俊生和向華,與在場的所有人也都是驚喜連連。
小雨激動地說“哈哈,我們發現寶藏了。有這一出奇觀,給我們景區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算是最耀眼的一處景點了。”
向華也咧開大嘴,笑呵呵地說“在裡面養上好看的金魚,把周圍做成廣場,這裡就成了最聚人氣的地方。”
小雨和曉明對視了一眼,而後大笑起來。
因為他們倆都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不能使從南面流過來的水,流進池塘,從聖經湖裡流過來的水比較渾濁,如果下大雨,從山上流下的山水,也會帶著大量的泥沙,不能把池塘裡的水汙染嘍。
兩人合計後,決定就把南面磊過來的水渠,緊貼著池塘與北面的水渠相連線,這樣水渠和池塘銜接處的二十多米,水渠的上方封起來,再用上一部分透明玻璃。這樣既能看到水渠裡潺潺的流水,又能欣賞池塘裡的泉水與遊動的魚兒。
經過大家的合一,終於確定下來。
他們又分別行動起來,小雨帶人把水渠改道與另一處相連線。
曉明按著先前畫出的池塘的造型,把這個池塘周圍切出五十公分高,在池塘往上四十公分處留出一個豁口,泉水的水位達到一定的高度,順利地流入水渠。
而在水渠裡每隔一段距離,也都磊出了四五十公分的高度,一旦蓄滿水就流往下方,以此類崔,水渠裡就永遠不會缺水了。這樣一番設計,簡直就是相得益彰,毫無違和感。
當把池塘周圍切起來後,又重新把整個池塘清洗了一遍,清切的泉水,逐漸升到流出水的高度後,就看到池塘裡的泉水就像流動的透明珍珠,從泉眼裡冒出來的泉水,又像一串串氣泡,直至冒上水面。小雨給這個池塘取名為‘珍珠池’。
所有的人都為此名,拍手叫好。
曉明笑著說“哈哈。我們景區內有如此一個珍珠寶藏,不出名也難。”
把這裡先做了一個雛形,等鋪設廣場時,再精心細作貼大理石。
把這一起做好後,曉明帶人又去南山那處,從聖經湖流過來的水,把流入到那處地下洞穴切地的堵死,水流就開始沿著水渠流經景區,直至流往觀景湖。
轉眼到過去了兩個月,離去東南亞考察的時間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