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嫂家住了三天,小雨和婷婷坐車來到養鴨場,見到了大衛他們。

看到來學習的都在專心工作,大衛對小雨說“我給他們都安排好。上午學習養鴨子與給鴨子打預防針。下午去學習採集羽絨。晚上還用三個小時學習孵化知識,他們也都知道,這次的學習機會難得,有幾人還想自己辦鴨場。”

小雨笑著說“辦鴨場可沒這麼簡單,光給馬大哥家蓋鴨場,就得花費幾百萬。就算做起來,今後每出一欄,銷售還是個問題。我們有底氣就是因為有蔬菜加工廠的那些批發門頭,他們要想運轉起來,這一關就不好過。但是如果他們有能力辦起來,對我們沒什麼影響。”

大衛說“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如何管理鴨場。就是選出一個廠長,給他們高工資,讓他全都管理起來。至於如何管理,我們再商量一下,做出個管理規則。如何?”

“可以,這段時間我也在想,就是事情太多,還沒想好。還有時間,咱都考慮一下吧。”

大衛,小雨和婷婷三人坐車來到白老闆的廠子。直接來到車間,吳主任看到小雨驚喜地走過來,笑著說“劉總過來了?學習做羽絨的再過幾天就可以再換一批過來。”

小雨看著來的學員,跟著這裡的工人學的非常認真,說道“一定讓他們學到精髓,給每個人一個筆記本,讓他們做些記錄,好腦筋也不如爛筆頭。以防有什麼遺漏。”

“是。他們每人都有。每天晚飯後,我們都會在一起討論學習。弄不準確的第二天在重點學習。”

小雨來到織布車間,看到空閒的車間,已經安裝了織布機。吳主任笑著說“這段時間白老闆還挺忙的。已經找了三十多名工人,正在跟著學徒。”

大衛笑著說“看來他們不出一個月就可能要棉紗了。”

小雨對大衛說“等我們來送面紗時,送貨的車就帶回去一些羽絨,你的儘快收購一些。”

“成品嗎?”

“不光是成品,就按六十元收購一些運回去。等他們學完後就開始製作。”小雨說完朝著製作羽絨的車間走去。

剛拐過服裝車間,離著製作羽絨的車間還有一段距離,就聞到刺鼻的氣味。她皺著眉頭,停住腳環視著周圍。對大衛說“我們印染車間也沒這麼難聞。如果把製作羽絨的車間安排在養鴨場可以嗎?”

大衛看向車間,又看了吳主任一眼,收回視線,看向小雨說道“可以是可以。如何管理呀?我也不可能長期待在養鴨場。”

吳主任笑著說“我看行,在那裡比較空曠,氣味消散的也快。不會對人們的生活帶來影響。哈哈,來到這裡我才發現,的確汙染嚴重。我們廠人員比較集中,尤其是夏天,這種味道實在難聞。”

小雨麻溜地出去電話,撥通號碼,接通後“趙達明,你趕緊讓安裝機器的停止。我不想把車間安排在廠裡了。”

“車間內的水池已經挖好了。徐向東老闆也在,讓他接電話吧?”

“好的。”

“喂,小雨,怎麼回事呀?”

“不能在廠裡製作羽絨,車間這麼多人,對環境汙染太嚴重了。你讓他們恢復原狀吧,休整一下,那裡準備做原料倉庫。”

“這些天基本都做好了。真的再恢復原狀嗎?”

“是,你帶著來安裝機器的師傅,去我們的養鴨場找李工程師,我決定在我們的養鴨場附近蓋一個車間用來製作羽絨,讓師傅告訴李工程師,等把車間蓋起來後把需要的水池,與室外的汙水處理池一併做好。而且,冷庫也得再擴大兩倍。我覺得馬大哥的那個鴨場不小,也會養好幾萬只的。他們絕對賣不掉,還會送到我們那裡去。所以冷庫小了不行。”

“好的,我馬上就辦,希望還沒開始蓋冷庫。你什麼時候回來呀?”

“明天就回去。就是蓋起來也沒事,就當倉庫使用。”

“好的。”

小雨收起電話,大衛說道“製作羽絨可需要很多水。你想怎麼辦?”

小雨尋思了一會,說道“想辦法接管道,真要不行只能打井了。辦法總比困難多。既然想到的就得去做,像剛才的事還是考慮不周。在能避免時,還是儘快解決。你剛才還說如何管理鴨腸?真要不行,就把製作羽絨和養鴨場組成一個獨立的單位,還是有你主管理,至於怎麼安排,我們各自都在想一下。”

“好的,只能這樣了,我會留意過來學習的人,儘可能地選出一個精明的管理人才來。”

他們說話間就來到了製作羽絨的車間,看工人們正在製作羽絨。

小雨問這裡的工人一個月的產量情況,就這麼一臺機器,就能供給一千多臺縫紉工一年的使用,有時還能賣成品羽絨。心想自己三臺機器就不成問題了。

他們又來到白老闆的辦公室,寒暄過後,白老闆笑著說“劉總,我這裡準備的差不多了。我想在七月份開始織牛仔布。必須在這以前把棉紗送過來。”

“好的。到那時,我們來學習的也差不多該回去了。來送棉紗時,你和吳主任,韓老闆一起,挑選一些質量較好的羽絨順便運回去。今年我們靠自己養鴨子,羽絨也絕對不夠用的。就先買五噸成品羽絨,其次也從鴨場收購一些回去,讓他們學著製作。”

白老闆點頭微笑著說“好的,我也有幾個老客戶,有時我們不夠用也得去購買。等吳主任和韓老闆有需要,廠裡有輛小貨車,我派人帶著你們去下面的鴨場收購一些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