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就是這個命,我認! 第五十六章 徐家來訪(第1/5頁)
章節報錯
在初六這天,晴空萬里,陽光燦爛,春天的步伐隨之加快了,積雪也開始融化。
就像老天爺知道文文的婆家要來似的,風兒也特別輕柔地颳著。
小雨和小文,艾麗絲去機場,接到了徐洪海的爺爺,爸,媽。直接來到京城大飯店。錢老夫婦,孔老夫婦帶領著大家,都已經在等候他們。孔老爺子也讓人把徐洪海和小武接了過來。
他們下了車,小雨把家人逐一介紹給徐家人,他們相互握手問好。
徐洪海的爺爺笑著拉著孔老的手,說“小海回家後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他像親孫子一樣,他很喜歡家裡的氛圍。呵呵,他來了就不願回去,看到你們就能理解了。”
錢老也笑著說“是啊,你有一個好孫子,我們都很喜歡他。在我們這裡,你們就放心吧。我們可是準親家啊。”
徐老爺聽到這句話,知道這門親是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看著自己的孫子穿著迷彩服,威風凜凜,生龍活虎樣子,心裡也很自豪,不住的點頭。
笑著說“是,他也是你們家的一份子。我們一百個放心。”
一行人走進飯店,來到包間分主賓坐下後。徐大嫂看到文文的家人個個都是自帶光環的人物。心裡有些坐立不安,為了緩解這種無形的威壓,笑著說“我們小文長得漂亮,活潑可愛。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學習也這麼好,是我們高攀了。”
“小海這孩子很不錯,沒有什麼高攀之說,是我們之間有緣分。聽小雨說,他們的姻緣是天定的。兩個孩子也很般配。”孔老太太笑著說。
徐老在明珠島也算是一位小名氣的人物,可是在孔老和錢老那種上位者的氣場中,還是有些放不開,緊張的額頭上都滲出細密的汗珠。
小雨笑著對四位老人說“去年,我和婷婷去明珠島,在徐伯伯家叨擾了二十多天,相處下了,也感到像一家人一樣。我們的之間的生意合作也很愉快。”
錢老目光在徐家三人臉上掃過,最後落在徐老的臉上,笑著說“是啊,婷婷從明珠島回來後,說在你們家過得很愉快。今天我們終於見面了,得多喝幾杯才是呀。”
徐大嫂笑著說“自從小孩說小雨會去明珠的,我們一直期盼著她們。呵呵,照顧不周。今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一定會常來常往的。”
精緻的菜餚,很快端上了桌,京城大飯店的廚藝還是很出名的,看著就很上檔次。
大人們心思都在講話上面,孔老讓著大家吃著菜,相互敬著酒。雖然是未來的親家,可是第一次見面,說來說出都是客套話。小雨讓治國哥倆和他們多喝了兩個酒。
而孩子們那一桌,卻吃只對吃感興趣。
艾麗絲看著一盤盤的菜餚,色香味美,擺放的也很有特色。心想都說華夏的飲食文化享譽世界。自己這次華夏之行的確大開眼界了。
小武和徐洪海看到艾麗絲,對每道菜都用手機拍了照,分別往她的碗裡夾著各種菜餚。
小武笑著說“你老盯著還能看出花來呀,再怎麼好看也是讓我們品嚐的菜餚。艾麗絲你這次跟著過來眼福口福都不淺。這裡的每個大廚都是精挑細選上來的,他們有的祖上就有在皇宮後廚,給皇上做飯的。”
艾麗絲端詳著小華給他夾得一塊精緻的甜點,品嚐了一口,香甜鬆軟,入口即化。越發感到華夏民族,歷史久遠,各種文明源遠流長。
笑著說“我自從踏上這片土地,所見到的一切都讓感到很震驚。打心裡喜歡華夏。我沒有告訴過你們,我的祖輩曾經有一位跟隨傳教士來到華夏,住過十幾年。我們家都會說漢語。”
徐洪海笑著說“你既然喜歡趁早嫁給華夏人。成為華夏的一員。”
艾麗絲用火辣的眼光看向小武。
小武也不避諱,笑著說“可以呀,等我給你留意,找個最帥氣的老公。”心想,千萬別打我的主意,我對外國妞不感冒。
艾麗絲內心又黯淡了下來,心想,我不遠萬里追隨著你來到華夏,竟然還是沒有打動你,看來還真的是今生無緣了。那就做朋友吧,這樣的朋友,如果以後來到華夏也不算孤單。
吃過午飯後,小武和徐洪海又回到了訓練基地。
徐洪海的父母來到錢老家,去客房休息了。徐老跟著孔老回去了。
在四點鐘,小雨問婆婆“媽,晚飯就在家裡吃吧?”
“好呀。你和婷婷去明珠島時吃住都在他們家。他們既然來了就在家裡吃住。保姆回來了,你拿出要做的蔬菜安排一下,就讓她去準備吧。”
“好的,晚上,我會讓我們去我們那邊住的。這樣他們也能放鬆一些。”小雨知道婆婆不怎麼善於交流。
在孔老家。老人休息後起床,孔老把徐老讓到小客廳裡。倆人坐在沙發上,泡上茶水,孔老笑著問“徐老哥,聽小海說,你也當過兵?”
徐老撫摸了下蒼白的頭髮,不好意思地說“唉!說出來很慚愧,我是老薑的兵,那時,我才十七歲,因為有個親戚,引薦我參了軍。父母還花了一大筆錢,在部隊裡做文秘工作不到一年就去了寶島。再後來那位親戚也失了勢,我就去了明珠島和家人團圓了。我們家祖輩都是做生意的。成家後,就跟著長輩們做起了生意。說起來很可笑,我當了三年的兵,竟然不會開槍,呵呵,說起來也不會有人相信。”
“明珠島也是祖國的一部分,現在,我們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的情況你還不太清楚。我就是在部隊上工作的,我很喜歡小武和小海兩個孩子。他們也都希望將來報效祖國,我準備收下他們。之所以單獨讓你過來,是想爭取你的意見,等他們畢業回國,我再讓他們去軍校學習兩年。”孔老給他到上茶鄭重地說。
“我同意,孩子有理想是好事。不論當年是什麼原因,我心裡愧對祖國,我的子孫有機會報效祖國,是我們全家的光榮。家裡的產業,就有他的父母與姑姑搭理。以後也不會虧待文文的。”徐老真誠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