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就是這個命,我認! 第三十七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1/7頁)
章節報錯
在第二天,二哥打來了電話,聯絡好了,銀行總行來的蘇副行長,今天過來。
小雨把徐倩,婷婷和他們三個都叫上,還有司廠長,楊副廠長,財務楊科長一起來到市裡的小會議室。
二哥給他們相互介紹後,把具體情況說給大家,他們聽完後,看著徐倩給他們的評估報告上的數字,並傳閱了破產報告。他們看過後目瞪口呆。
這些天聽到一些風聲,聽說紡織廠最近有變動,還認為,無論誰接收紡織廠,銀行的錢還是要還的,沒想到紡織廠,竟然爛到如此地步。
小雨等了十幾分鍾,看到他們吃驚的表情,知道出乎他們的意料。
蘇副行長抬眼看上司廠長。司廠長就知道他們會像投來疑問的目光,實在是無言以對,此時,假如有條地縫,自己絕對會鑽進去。
因為,為了得到貸款,不但用廠子做了抵押,換信誓旦旦地保證,絕對能在三年內扭轉乾坤。到了如今這個地步,自己還是錯估了市場。
小雨順著蘇行長的目光看過去,看到司廠長正低頭看著破產報告,臉色漲紅,拿著報告的手還不住的顫抖。
他是在躲避蘇行長他們的無聲的指責,掩飾此時的尷尬。
劉市長也看出現場的沉悶,只好儘快打破這個微妙的僵局,就淺淺一笑,說:蘇行長,現在紡織廠就是這麼個現狀。市政府為了扶持威坪縣種植棉花,勢必要整頓紡織廠,經過這段時間的瞭解,現狀很不樂觀。
現在明雨房地產的幾位老闆有意介入。市裡已經與廠方有了一定的意向。今天請你們過來,是在徵求你們的意見。
蘇行長平淡地說“如果把貸款還上,我們是沒有任何意見的。”
他說完看上劉市長,而後又在小雨和曉明他們的臉上掃過。儘管是如此說,其實他早就心中有數,事情絕不會痛快地還錢的。如果能還錢,就不需要把他們邀請過來了。
與蘇副行長同來的石科長與李科長,也早就看出現在座的人目光,時不時地會瞄上那位美的不像話的劉老闆。心想,難不成,她才是真正的大老闆嗎?
溫副市長笑著對蘇副行長說“你們先聽聽劉總的建議,至於怎麼做還有待商榷。如何?”
蘇副行長目光在曉明他們臉上掃過,點頭同意。
小雨看著銀行的三人,說道“廠子的情況你們也看過了。現在有兩個辦法。一是:我們收購,但是這個廠子現在負債不少,咱們也不用藏著掖著,就實話實說吧,我們老接收紡織廠,你們的貸款,我只付給你們一億六千元。
第二:他們宣佈破產,就剩下廠房和幾十年前的舊機器與倉庫裡的積壓產品,拍賣後,付完工人的工資與外債後,就所剩無幾。
這個你們都明白。比如機器吧,能賣出多少錢?再說賣得出去,賣不出去,還的兩說呢?賣不出去就是廢鐵的價格。而且還會很長一段時間,才會處理完。到時候,恐怕就連一億六千元也收不回來。”
蘇行長聽了也是很為難。小雨說的的確是這樣。更準確的是銀行將會收回一個破廠子,和被淘汰的機器,誰會要呀。就算倉庫裡有布匹,恐怕處理完後就連一半的價格也不準得到。幸好他把手機開著影片,對方就是自己行長。
蘇行長要求出去商量一下,劉市長點頭後。
三人離開會議室,來到走廊的盡頭,蘇副行長問“石科長,你覺得他們的建議是否可行?”
石科長皺著眉頭,看著評估報告,指給蘇副行長說“你看,廠房有幾處破損,機器是五六十年代的生產的,現在幾乎沒有在用的了,如果一搬動說不定就會散架。再就是庫存,裡面還有三年前的入庫的,什麼情況先不說,絕對賣不出實際價格。看來就是地皮還值幾個錢,加上幾千萬的庫存,滿打滿算最多賣出去三個億左右。”
蘇行長眼神黯淡,不用石科長說下去,就已經明白。看來那位劉總是做足了準備的,要不然,不會一上來就報出價格的。
李科長搖著頭,接著說“哼!我們折騰幾個月後,把賣出去的錢付完欠下的工資,與外債。恐怕就連一億六千也剩不下。唉!這次麻煩大了!”
蘇副行長心想,再麻煩也得爭取一下。說完,他們回到會議室坐下。
蘇副行長勉強的一笑,說“劉老闆,這樣行嗎?你們只把貸款給我們,利息就算了。”
小雨嘴角上揚,抿嘴微笑著問:蘇行長,你不覺得我已經讓了一大步嗎?我想,你帶了的人肯定都是這麼方面的專家。如果我說的價格你們不滿意也沒有關係。我是個商人,不會毫無條件地買單的。我的條件就是這樣了,這是我底線。
其實,我們已經開始蓋廠房了。我可以不管這個廠子的死活。廠房蓋完,就進最先進的機器,我再聘請他們的熟練工和管理人員,馬上就可以投入生產。到那時,廠子這種狀況,再加上沒資金,沒工人,後果會是怎樣?不說你們也知道。
徐倩笑著說“這份評估材料是我們,紡織廠和市裡的三方一起做出的,如果你們不相信,可以再評估一次。我們想收這個廠子,賬目肯定得算清楚,這就是最精確的賬目,所有的賬目已經封存,如果你們要查賬就來人,我們再查一次。”
小雨接著說“我們之所以想收購紡織廠,也是為了避免宣佈破產後造成的的影響。我也不否認,廠子裡的機器,對別人沒什麼用,對我們還是可以利用的,但是,已經經不起挪動了。
其實,你們的決定,對我們沒什麼影響。我們要,有要的好處:不要,也同樣有一定的好處。這裡面的原因,我不說,你們也都懂得。破產報告你們也看過了,這個不能拿走,評估報告你們可以帶回去研究研究。
給你們三天時間商量,如果你們覺得,我提出的建議不合理,在第三天下午四點,就提交破產報告。”
在座的人也都看明白了,小雨這是快斬亂麻,也是最後通牒。
事實上,也是小雨與他們對賭,小雨是賭他們一定會答應。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把損失降到最低。再說遲則生變,關鍵是不盡快做決定,去學習的就不能出發,自己絕對不會費心費力的,為別人做嫁衣裳。
蘇副行長知道,小雨沒有明說的意思。要與不要,無非就是利益大小的問題。就笑著對劉市長說“這個我們做不了主,的領導開會才能決定。到時候,我們再聯絡吧。”
劉市長送他們離開時,笑著說道“你回去替我,像你們陳行長問好,有時間我請他喝酒。”
“好的,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