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就是這個命,我認! 第三十五章 去天華紡織廠考察(第1/5頁)
章節報錯
昨夜下過一場小雨,開春後,天氣逐漸變暖了,積雪逐漸被融化,大地被雨水與雪水滋潤過後。空氣也是很清新。
小草彷彿在伸展著懶腰醒過來。誰說,潤物細無聲的?地邊的小草,正可著勁地伸出頭,頂的泥土沙沙,沙沙作響。還有“快長,快長,一年之計在於春呀!”這時,小鳥正在樹梢喧囂。難怪詩人要寫“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詩句,可不是嗎?小雨就是被小鳥們叫醒的“快起床,快起床,一日之計在於晨。”
小雨和婷婷麻利地穿好衣服,洗漱過後去晨跑了。
她們這次朝著紡織廠的方向跑步,在準備蓋新廠房的地皮上,觀察著周圍的環境。娘倆還不停地交流著自己的想法。
回來後,吃過早飯,小雨和婷婷,又按著報表上的數字逐一計算了一遍,這次大體的看得出,紡織廠的現狀,列了個表,寫清楚。
在九點半時,來到了市裡的小會議室。
不大會,曉明他們也來了。
二哥看到他們笑著問“你們商量好了麼?”
“我們商量過了,要想真正的辦好,只能讓我們自己經營,他們管理。具體細節他們來了再商量。”小雨說。
“嗯,這個辦法好。只有這樣才能統一管理整個流程。他們很快就到了。”二哥笑著說。
廠子來人了,司廠長和楊副廠長,財務科楊科長,身穿西服革履,每個人都精神奕奕地走進會議室。
二哥也讓市裡的一些領導過來列席會議,其中就有溫副市長,齊書記與王副市長,以及其他領導也都在坐。
大家坐下後,做評估的工作人員,每人又發了一份評估報表,說“很抱歉,年前做評估時,沒有把廠房和機器做折舊計算進去。這個才算比較準確的。”
二哥說“司廠長,報表你們都看看,然後雙方討論一下,要想把廠子辦好,共同找一個最有利的辦法出來。經過這次評估,你們廠子已經到了破產的地步。你們這樣的現狀很棘手,劉老闆不會就這樣無條件的投資的。”
廠方的人聽了很是吃驚,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一會,司廠長才回過神來。心想這個女人的精明,自己是領教過的,絕不會輕易拿出七八個億的,再說廠裡什麼情況自己比誰都清楚。
小雨看出他們的小心思,這與以前和他們的說法不一樣了。看來他們還異想天開地,想拿到錢自己去做,不是小瞧他們,別說八個億,就是十八個億,就他們這樣經營,早晚還是破產的下場。就直接忽視了他們的表情。
“經過評估,你們已經是負債了。市裡為了發展,勢必扶持紡織企業。讓投資方講一下他們的想法。你們先考慮一下再決定。”二哥說完環視了一圈,最後看向小雨。
十幾號人的目光,也都齊刷刷地看向小雨。
小雨看了司廠長一眼,莞爾一笑,說:經過我的瞭解,你們現在的機制不夠完善。如果把錢就這麼借給你們,首先,沒有可以抵押的東西你們經營的理念也不合理。所以,未來的發展也堪憂。
其次,如果你們有了這麼一大筆錢,說不定銀行就很快圍上來,向你們要先前的貸款。再把工人的工資與其他外欠賬還清,恐怕這些錢就所剩無幾了,你們先前的設想又成了幻想。
我們四個合夥人,經過商量,找出了兩個辦法。第一,我們自己另起爐灶,辦新廠,這對我們最有利。第二,就是我們四個人收購你們的廠子,資金有我們出,我們自己來經營,你們還是管理生產,當然,你們也可以參股,也可以另謀高就。”
司廠長有些急眼了,不等小雨說完,爭辯道“你自己辦廠,工人就是個大問題,培育出一批熟練工,一時半會做不到。再說,我們倉庫裡還有一個多億的布匹,這就是錢。”
小雨嘴角上翹,笑得很是狡黠。她環視了在場的十幾個人,他們正眼巴巴地看著自己,想看自己如何爭辯。
就玩味地抿嘴一笑,說“是,司廠長說得很對。我想問你們個問題。你們七個月不發工資了,如果我要從你們那裡招熟練工,不說給他們增加工資,就是按時發工資,你們說,他們會不會來我們新廠子工作啊?每個人都是要吃飯的,他們掙不到錢,等著喝西北風嗎?”
小雨說完微笑地看向他們,又環視大家一眼,看到大家也都在思考小雨的的話。
小雨接著說“還有,你說的庫存是有不少,賣不出去,也只能是布匹和棉花,而不是錢,對吧?如果像你說的那就是錢,你們還用得著這麼發愁嗎?”
他們三個聽了,面面相覷,其實,他們都知道,現在的廠子就是雞肋。倉庫有大批的布賣不出去,工人的工資七個月沒有發了。以前也有用布匹抵工資和外債的,恐怕每個工人家裡,都能開個布匹商店了。還有電水費,都沒錢交。還欠著幾千萬的原料款。二億多的貸款和利息就壓得他們喘不上氣來。
曉明看著這場景,在心裡不住地給小雨豎大拇指。哈哈,要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說出這樣的話出來,小雨肯定就得叫大哥了,非得調侃一下不行,這麼不靠譜的問題,司廠長也好意思拿出來說事。
司廠長被噎得一愣一愣地,最後還是問道“你們買斷,不也同樣不上算嗎?”
小雨笑著說“你說得一點也不錯,現在,我們買斷就是冤大頭。我之所以當這個冤大頭,就是為了你們的劉市長,他是我親哥。現在市裡與兩千多工人,還有銀行這三方,如果宣佈破產對誰都不利。市裡和工人都會引起不小的震動。銀行的損失也很大。”
聽了小雨的話,在座的市委領導們,也相互竊竊私語。對小雨的說法都很認同,兩千多工人假如失業,而且還有七個月的工資沒有發,肯定會堵在市委的大門前討說法的。
溫市長主管工業,他卻在想,這個女人還毫不諱言,是為了幫助她二哥,還真的豁出去,做蔬菜大棚拿出了三千二百萬元,現在更是大手筆,拿出近十個億,想直接收購紡織廠。
明眼人都知道,劉市長做出了這麼大的政績,完全可以提拔了,沒想到省裡又提出劉市長多待幾年的建議。這無疑就是將了他一軍,或者說是兄妹倆都被將了一軍。自己的扶正的希望也遙遙無期了。看來還的與他們共進退,積極加入才能有希望。至少成績也會有自己的一份。
齊書記卻在想,沒想到這個女人,不但不認輸,反而鬥志昂揚。這次為了協助劉市長種棉花,竟然拿出了七八個億開辦紡織廠。最讓人敬佩的是,她的合作伙伴還都很支援他。明知前景不怎麼樂觀,還是各自拿出錢來參股。這是什麼樣的人格魅力,能讓這些大老闆,對她如此信任呢?
這時,整個會議室氣氛有些凝重。不但是紡織廠的三人,心裡正在翻江倒海,就是在座的人也在為雙方犯愁。因為擺在面前的評估報表,看著就很鬧心。
小雨看到司廠長沒有接茬,就又說“在我們市裡,紡織廠就是最大的企業。假如廠子宣佈破產,工人們會為了自己工資與安置問題去市委討說法的,兩千多人,到那時動靜絕對不會小。再說破產,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損失,我們還會撿個大漏,不但能用白菜價,買到你們的舊機器。還能很順利接收你們的熟練工和管理人員。”
到會的所有人,對小雨的分析深信不疑。工人是一定的鬧事的,而且銀行也會是受害者。這絕對不是小雨危言聳聽。尤其是,她說的撿漏問題,也很準確。
每個人都知道,如果企業破產,把剩餘的物品,廠房,機器等拍賣後所得到的錢,第一是先付工人的工資,第二是還清外債。最後剩下的才還是銀行的。
至於公不公平先不去評說,至少小雨說的,最後那句話完全是正確的,那就是會以白菜價買下紡織廠的舊機器。而且大量的工人與管理人員,不用去聯絡就會自動找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