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妃和耶律蒙哥對視一眼,道:「既然如此,那母妃就先過去了。」

文妃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便出發了,到了蕭瑰的宮裡,其他人果然已經到了。

文妃盈盈下拜,行了禮,便坐到了德妃身邊。

蕭瑰坐在上首,掃視了一遍下首坐著的四大妃嬪,道:「既然人都來齊了,那麼我們就看開始吧。」

「敢問皇后娘娘,到底是什麼事?」文妃開口道。

蕭瑰冷冷地掃視了一眼文妃:「你來的最慢,倒是最急的那一個。」

「是啊!皇后娘娘才剛開了個頭,還沒說完呢!文妃妹妹急個什麼勁!」德妃揶揄了文妃一下,文妃頓了頓,主動地示弱,歉意地看了蕭瑰一眼。

文妃懶得在這種事情上跟蕭瑰較勁,但這麼突然被喊過來,到底心裡還是有氣的。

到底是什麼事情值得把她們四個一塊叫過來?

「王脫脫不花薨逝,陛下有意為他隆重行喪,除帝后外,陛下還打算讓兩位高位妃嬪參加喪禮,以示榮寵,四位妹妹哪兩位想要自告奮勇的呢?」

孛兒只斤·脫脫不花,是歸順契丹的蒙古族首領,承繼先頭歸順蒙古族的祖先的勳爵,受封了王。

契丹皇帝向來為了融洽,對他們的有不少有待,皇室成員出席他們的王的喪禮,便是一種體面,一種榮寵。

如今脫脫不花死了,接下來就是他的兒子承繼王爵。這也是要出兩位高位嬪妃參加受封典禮的。當然,之前參加過喪儀的妃嬪,自然就不會再參加新王獲封一事。..

去參加喪禮和去參加獲封禮,四位高位妃子裡,只要不是因為旁的原因,大家都是更願意參加獲封禮的。

四妃面面相覷,大家都是有兒子有家族的,並非是沒底氣的草根,誰也強不過誰,誰也不肯主動開這個口。

蕭瑰給了她們四個一個眼神交流的時間。上一次蒙古王逝世是先帝時期,本朝後宮並沒有服喪先例,所以並沒有依據可循。

到底是惠妃先開了口:「這蒙古王啊,九十六歲的高壽,這輩子壽終正寢,也算是一種福氣。」

惠妃的言下之意就好像在問這是福氣,你們應該搶著要才對。

但四妃都不是沒腦子的笨蛋美人,都聽出了惠妃的話。

「這福氣,本宮可享不得。」元妃幽幽道,「本宮先頭夭折了三個孩子,調養了那麼多年,才又得了海里這麼一個兒子。本宮是無福之人,怕這麼盛的福氣享受不了!壓在本宮身上,反倒要讓本宮折壽了呢!」

德妃笑了起來:「元妃姐姐這說的哪裡話,正是因為無福之人,才更要享受這樣的福氣啊!」

「不了不了,本宮還是算了吧!德妃妹妹既然這麼認可這個福氣,不如主動請纓,才好享受這個福氣呢!」

德妃噎了一下,瞧了一眼在旁邊一直不說話的文妃,找到了說話的點:「文妃妹妹怎麼這會兒不說話了,剛剛不是還急著等皇后娘娘的話嗎?」

文妃突然被點名,臉上立即再度浮現出偽善的笑意:「爭怎麼爭的過姐姐們呢?這種替陛下分憂的事情,這種能在陛下面前討得好的機會,自然是要讓給姐姐們的。」

四妃們你推一句,我推一句,但都透露著一個意思,那就是自己不想要這個「機會」。

蕭瑰乾咳一聲,見她們說來說去,也沒說出個什麼結果來,便道:「你們姐姐來,妹妹去的,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本宮不僅要參加喪儀,還要參加封王儀式,哪一個也推脫不了。」

「而你們四妃則是平均分配,兩個人去喪儀,另兩個人去封王儀式。你們這般推脫喪儀,到底有什麼顧忌的,本宮兩個都要去

,也沒見得像你們一樣顧慮那麼多。」

文妃深吸了一口氣,她在四妃裡,慣常扮演的就是毫無主見的,雖然性子急還莽撞,但卻是會事事聽從皇后娘娘的形象。

此時她便主動站出來道:「既然如此,皇后娘娘都開口了,那臣妾便忝著臉,擔下這個差事了。」

文妃主動讓了步,惠妃瞧了德妃和元妃一眼,這兩個是在宮裡跋扈慣了的,動嘴皮子她是動不過她們的,而皇后娘娘此時也不見得會幫自己。

惠妃便主動提出補了接下來的缺。

事情便就此分配完了,蕭瑰還算滿意地點點頭,四妃又寒暄了幾句,便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