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隨國公的國公之位,你也不許動!」

唐國公的女兒,如今是隨國公世子的夫人。趙國公的姐姐,如今是隨國公的正室夫人。

在權力面前,親情是最脆弱的東西。拋開這些盤根錯節的親緣關係的緣故,他們幾個柱國也不願意原本八大柱國互相制衡的局面受損。

即使隨國公如今已經為階下囚,但懿文太子對隨國公的今日,很有可能是他們的明日。

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住隨國公,讓就算江瑾賢登基,原先八大柱國各守一方的局面也不會改變。

因為國公之位,死了一個人,以江瑾賢的性子,必不可能再封新的人。

「這個條件,孤可以答應你們。」

「那事情就很好說了。」

雙方眼神交換間,談判的結果已經在無形之中有了定論。

建興七年十一月十一日,江瑾賢收服趙國公、魏國公、唐國公,解放中路戰局後,三位柱國為表忠心,親自攻往下路。

至城門外,三位柱國令將士填壕登城而入。梁國公並韓牧塵不敵,韓牧塵奮戰到最後一刻,梁國公得了三位柱國的提醒,架空了韓牧塵,主動投降止損。

梁國公對韓牧塵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於是說服韓牧塵不再反抗。不過沒有人知道梁國公說服韓牧塵的內容是什麼。

三位柱國與梁國公達成協議,不再讓多餘計程車兵入城,只分兵三路。一路令之守衛外城郭,一路遣將巡邏梁國公封地諸處關口,最後一路輔助梁國公新築城垣,同時命令士卒不得侵暴搶掠,讓居民各安其業。

至建興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天寧國的江山初定,除以山為據,以河為守的邢州之外,其餘各處皆落入江瑾賢的手中。

江瑾賢也不急著去找高蒼梧的麻煩,而是返回帝京,準備登基大典,正式稱帝。

到目前為止,江瑾賢都沒有來見過鳳顏玉,至於項思羽一行人的安排,江瑾賢命青執和白執兩人,押送他們入京,觀看江瑾賢的登基大典。

——

青執和白執並不趕著押送鳳顏玉一行人入京,畢竟準備登基大典需要時間。元宵節這日,鳳顏玉一行人才到達京城。

積雪尚未融化,馬車行過長街,鳳顏玉掀開外面看起來精緻,裡面卻守備重重的轎子的轎簾,發現窗外是萬家燈火,一派祥和。

剛好是夜晚,元宵節這天沒有宵禁,百姓們都在街上熱鬧。鳳顏玉有那麼一瞬間詫異,戰後的帝京恢復的這麼好,這麼快。

馬車晃晃悠悠的,並沒有晃入皇宮,而是入了宮外的一間普通宅子裡。

這是在江瑾賢登基大典開始前,他們這些「戴罪」之人的住所。

青執將他們送到各自安排好的房間內安頓好,就跟白執一起趕回皇宮覆命去了。

暮雪紛飛,燈火如晝。鳳顏玉給正在案邊寫信的項思羽披上了一件衣服,囑託道:「你傷剛好,加上今日舟車勞頓,你還是早些歇息吧。」

項思羽伸出左手拍了拍鳳顏玉的手:「一封信而已,不礙事的。」

鳳顏玉不贊同地看了項思羽一眼,項思羽終於捨得扭頭看鳳顏玉,調皮地笑了:「既然這麼擔心我,不如去給我燒壺熱水,想喝熱茶了。」

「大晚上的喝茶不好。熱水就好了,我去給你弄。」項思羽很少跟鳳顏玉提要求,況且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江瑾賢的安排裡並沒有給他們配備侍女,而一直跟著鳳顏玉的貼身侍女玉桑她們早已經被統一關到了另一處地方。

鳳顏玉端起茶壺走了出去。項思羽看著窗外鳳顏玉的身影遠了去,從懷中掏出那本他幼年時期在他父皇的書房裡,看到

的那本壓箱底的小冊子。

小冊子泛著黃色,是多年的舊物。項思羽小時候怕被父皇發現,看過將它放了回去。待父皇駕崩後他成了御書房的主人,驚奇地發現這個放著這個小冊子的箱子還在,裡面的小冊子並沒有被父皇帶進墳墓裡。

估計是忘了吧。

項思羽只能這麼想。

畢竟跟蕭皇后有關的遺物,只要父皇知道這件遺物的存在,就不可能讓它到別人的手上。

至於蕭皇后的這件遺物,為什麼沒有放在坤寧宮,也沒有被毀,而是存在御書房的箱子裡放到了現在,項思羽就想不通了。

他翻開那個小冊子,在心裡默默地想,他還沒有完全敗,江瑾賢,你的皇位,未必能坐穩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