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思羽如果有意要打擊貴族們,自然不可能立她為後,因為立了到時候也要廢。倒不如藉著這立後之事,試探貴族的底線。

很明顯,項思羽試探成功了,孫妙雲只是孫貴妃。

而項思費盡心思,娶來了大宛長公主為後,也是為了這一點。

孫貴妃仍然在笑著,笑夠了,她張嘴道:「陛下難道只會在女人身上作文章嗎?」

「顏玉是朕心愛之人,朕娶顏玉,是為了保護她,是為了讓她能夠在朕身邊恣意快樂地活著。」

項思羽平靜地看著孫貴妃:「朕從始至終也沒有存利用你的心思。朕本就不願意你入宮,因為你註定得不到朕的心,朕與你交友數十載,也希望有旁的男子能夠疼你、憐你一生。若你願意,朕可以讓你自請還家,擇人再嫁。只是,即使朕答應了,你的家族,貴族集團也不會答應。」

孫貴妃悽惶地笑著:「想不到陛下竟如此為臣妾考慮。陛下從不碰臣妾,是因為早就盤算著讓臣妾出宮嗎?」

項思羽躊躇片刻,還是道:「雖然說自古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云兒你可以嘗試做這古今第一人。你既可以做成這賢妃,也可以在朕打壓貴族集團後,出宮再嫁。」

「陛下是要臣妾,幫助陛下打壓臣妾的母族和父族,來換取賢妃的名聲和出宮的結果?」

孫貴妃這話說得直接,但項思羽並不覺得孫貴妃逾矩,孫貴妃低頭笑了:「可陛下想過沒有,若是陛下輸了。臣妾背叛了自己的家族,來日史書上,臣妾的名聲,又會好到哪裡去?」

項思羽沉默,他看著孫貴妃的神情,隱隱約約地想起自己七八歲時,在自己父皇的書房裡玩耍,無意翻到一本壓在箱底裡的一本小冊子。

那本小冊子看不出年頭,似乎是有人經常翻閱的緣故,看起來比實際寫成的年歲久遠;但又因為主人極為愛惜的緣故,書頁連泛黃都不曾泛黃。

那上面,用娟秀的簪花小楷,寫著一些隨筆和稀奇古怪的小故事。用語也都是一些白話,十分通俗易懂,自幼接受皇儲教育的項思羽,閱讀起來自然不在話下。

項思羽能夠從字裡行間裡,體會到寫這本書的女子一定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子。由於擔心被父皇發現,他看了幾頁就不敢看了,捨不得放下這本書卻又不敢偷偷取回去,只能匆匆翻到最後一頁。

只見在最後一頁,故事的末尾,上面寫著「這裡的女子都好可憐,只能把自己的人生託付在男人身上;即使部分女子有想法,想做任何事,也都要依附男人。唉,我想回家了!」

最後的那個「!」符號,項思羽沒有見過。雖然之後項思羽再沒有見過那本書,但那句話卻深深刻在了項思羽的腦海中。

隨著年歲漸長,項思羽也漸漸懂得了那篇隨筆的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是你自己要做賢妃,卻要靠朕是否是賢明之主來證明。這是你的悲哀,也是朕的。」

孫貴妃沒想到項思羽沉默那麼久卻是說了這個話,便皺眉反問:「想做賢妃有什麼錯?難道陛下自己不想做明君嗎?」

項思羽笑了笑,笑容猶如那五月裡如瀑的紫槐花:「那雲兒可否願意和朕一起賭嗎?」

孫貴妃痴痴地望著項思羽的笑容,她愛項思羽,愛的是他少年天子的英俊容貌,愛的是他少年天子的意氣風發。

她怎麼會,不答應呢?

孫貴妃親自給自己的外祖父寫信,替項思羽在八大柱國面前說了好話,讓燕國公不要多懷疑項思羽的用心。

並且孫貴妃還巧妙地提及了前任宣威將軍的事情,暗示陛下是知道的。

項思羽也在朝堂上表示,上諫他這個做帝王的有什麼過失都可以,但將問題

推到他的皇后身上,汙衊他的皇后是妖后,就別怪他不顧君臣情分了。

雙方各退一步,於是此事就在各方的暗流湧動中結束。

一月後,便是秋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