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瑾賢匆匆進了宮。三日後是正式的國宴,按理說這些事情是該禮部去籌劃的,但事關大宛體面,皇帝不願意出意外,所以也將江瑾賢叫進了宮。

天寧國的使臣代表已經進宮,就一些即將討論的事情整理成國書提前呈獻給皇帝,讓他們可以騰出時間在朝堂上討論解決。

夏公公得了皇帝之前的囑託,直接放了江瑾賢進來。

江瑾賢剛進殿,正準備行禮,就聽到使臣代表道:「我們也不拐彎抹角了,我們這次來,主要的目的就替我們陛下迎娶貴國的鎮國長公主殿下。」

江瑾賢頓了頓,但還是得體的行了禮,皇帝顯然也是被震驚到了:「鎮國長公主?」

「不錯。」

「這鎮國長公主,屬實是不合適。」

「實不相瞞。這鎮國長公主,原先為我大宛丞相之妻,且育有一子一女。之前因與丞相鬧了矛盾,朕從中調解不成,無奈和離。如今這和離不到半年,朕的皇妹還在晃廟裡帶髮修行,這和親,屬實是不妥。」

「有何不可?你們大宛,就這麼一位長公主吧?難不成嫁給我們陛下為後,是委屈了她嗎!」

見天寧國使臣並不在乎鳳顏玉此前的種種,皇帝更加吃驚了,但接下來的話到底他是皇帝,拉不下這個臉來自己說,便看了一眼江瑾賢。

江瑾賢立即就明白了,開口道:「我們陛下也正值春秋鼎盛,尚未娶後。臣聽聞貴國陛下有不少待字閨中的姊妹,若是嫁到我們大宛來,也必然以後位敬之。臣聽聞,那棲霞長公主柔嘉表度、秀外慧中,且與我們陛下年紀相若,想必與我們陛下相配,是極好的。」

使臣代表睨了江瑾賢一眼:「我們陛下的長姊,天寧最尊貴的長公主,自然是極好的!只是我們天寧到底沒有嫁公主和親的意思。本使奉我國陛下之命,來大宛只為替陛下求娶鎮國長公主殿下。」

江瑾賢瞧了皇帝一眼,見他顯而易見的沉默了,大概揣測他並不是完全不同意將鳳顏玉這個燙手山芋嫁出去,而是在考慮其中的利害關係。

若是天寧國執意求娶,皇帝大概會為了不與天寧國交惡而同意這場和親。

而把鳳顏玉嫁出去,成為別國的皇后,一來有天寧國陛下和那些朝臣在,定然不會讓這個異國公主真正掌握什麼實際的權力。

二來,嫁到別國,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放棄了鳳顏玉在大宛的皇位繼承權利,皇帝沒了鳳顏玉這個威脅,將會真正的高枕無憂。

仔細想想,這是一個十分划算的買賣。皇帝未必不會同意。

江瑾賢思及此,臉上立即聚攏了一層陰霾。

皇帝沉吟著,尚在猶豫。那使臣代表便道:「若能娶得大宛的長公主,我國洛林鐵礦對大宛的進口稅率,可以降三成!」

皇帝的眼裡閃過一絲精光,大宛雖然有鐵礦,但產量不多,且都是貧鐵礦,真正的鍛造武器的精鋼都是從天寧國進口的。

為這這一條,大宛也不得不跟天寧國搞好關係。若能降低這方面的稅率,那麼對於大宛的國庫,能免一筆不小的資費。

使臣代表繼續強調,待天寧國朝臣決議後,其餘的優惠條件還可以再商量。

把鳳顏玉嫁到天寧國能夠獲得的豐厚利益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了。不論是天寧國使臣誇大其詞也好,誇誇其談也好,皇帝已經動了將鳳顏玉嫁去天寧國的心思了。

「如今朕的皇妹正在皇廟裡為已故的孝昭懿仁皇后,也就是朕與她的皇祖母守孝祈福。依古制,她尚且需要守孝一年。這孝昭懿仁皇后去世不過三月,若貿貿然答應貴國的婚事,恐怕不能服眾啊!」.

皇帝悲慟的說著,似乎對太皇太后的死仍舊心有悲慼。使

臣代表猶豫半晌,道:「自古孝道大於天,這確實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但本使這一次奉我國陛下之命前來,決不能空手而歸。」

「既然貴國長公主尚有孝在身,那不如想一個折中的法子。本使與陛下達成協議之後,可先攜長公主殿下歸國,而後為長公主殿下特闢一間寺廟,專事為長公主殿下守孝祈福。待長公主殿下守序期滿,便和我國陛下成婚。」

這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皇帝點頭正要准許,江瑾賢亟亟地道:「陛下,這……還沒有問過長公主殿下本人的意思,若是陛下貿貿然把一切都商量好了,長公主殿下到時候若是不肯,鬧起來也不太好看。」

皇帝的眼神冷了冷,心情瞬間就差了下去。

天寧國使臣作為代表出使大宛,自然也是調查過的,意味深長地揶揄道:「還是丞相大人為長公主思慮周全,唯獨把長公主殿下的感受放在心上。」

皇帝雖然不喜歡自己的臣子當面忤逆了自己的面子,但在他國使臣面前,也是極為護短的,當下便道:「這倒是朕這個做哥哥的不稱職,確實是該問問妹妹的感受。不過朕與堂妹關係極好,朕的話妹妹還是會聽的。」

這算是給了雙方一個臺階下。

江瑾賢見好就收。他故意搬出鳳顏玉,就是期待鳳顏玉能主動反對這樁婚事。畢竟離開大宛就是離開了大宛的皇權角鬥場,現在的鳳顏玉未必會肯。

而且鳳顏玉上次剛拒絕過自己送她去天寧國的請求,想必鳳顏玉內心也是不願意去天寧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