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新式步槍(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個月後,達利終於設計出了完整的圖紙,這才是讓自己滿意的步槍型號,他給這支槍取了個名字——1705式軍用燧發滑膛步槍。
別名就叫“溫斯泰德式步槍”,以他的愛妻簡寧·溫斯泰德的姓氏為其冠名,以此答謝妻子對自己的的愛。
這支步槍的外型以1691型制式步槍為基礎,但在細節構造上卻是完全不同,這支槍凝結了他多年來對科學知識的積累,以及最近幾個月不眠不休的心血,做出了諸多設計改變。
溫斯泰德式步槍的鐵質槍管長約1.2公尺,口徑為17mm,燧發槍的總長約為1.6公尺,加上專用的刺刀以後全長達到1.98公尺。
其長度遠遠超出了其他國家的制式步槍,這使得瓦爾斯塔的線列步兵像是拿著一支長矛在作戰,在拼刺刀的戰鬥中佔盡優勢。
槍管下方附帶的錐形推彈杆做出了增重設計,以提高士兵們的裝填效率。
鐵質槍管的後部是木質槍托,燧石點火裝置位於槍管的右後方。士兵開啟保險,扣下扳機,彈簧就會拉動擊錘,使擊錘上夾著的燧石與機匣內的火鐮發生撞擊生火,火鐮下方藥池內的火藥會被點燃。
由於槍管底部已經鑽出了一個通往藥池的小孔,這樣就會引燃槍膛內的主裝藥,火藥爆炸後的爆燃會將熱能轉化為勢能,槍膛內的空氣急劇膨脹,在高溫高壓下將裝填好的彈丸急速推出。
這就是燧發槍射擊的原理,比起上一時代的火繩槍好用得多。
達利並未改變這些經典設計,而是在保險機構上動了腦筋,他設計出一個可以單手操作的保險機匣蓋,用單手拇指即可操作,這一設計大大方便了左撇子士兵,使得他們可以在舉槍姿態下從容地開啟保險,扳動擊錘,隨後瞄準射擊。
另一個改變就是刺刀的設計,溫斯泰德式步槍仍然保留套筒式的固定方式,但在套筒鎖釦上做出加固設計,刺刀固定得更牢固,不會在激烈的戰鬥中歪斜或者脫落,而且新設計的刺刀長度更長,也更堅固耐用。
最重要的改進還是在步槍生產方面的最佳化,新式步槍摒棄了一切不必要的雕刻花紋,木料方面也選用便宜耐用的白樺木,節約的成本用在防鏽處理上,以提高防水耐用程度。
整支步槍的所有零件都可以很方便地拆卸維護,一些小毛病完全用不著維修,直接換零件就解決了。
圖紙出爐的半個月後,達利在總裝備部的會議廳裡向手下們公開展示自己的設計圖紙。
“朋友們,這就是我這兩個月來的工作成果——1705式軍用燧發滑膛步槍,我更喜歡叫她溫斯泰德步槍,看看這握把的曲線,多優美,像姑娘的腰肢,我用妻子的姓氏為她命名。”
在場的設計師們開始用力鼓掌,總設計師約翰博士顯得有些不服氣,(哼,一些小改動而已,我也可做到)他想。
可接下來的十分鐘裡,達利男爵的講話讓他變得目瞪口呆。
“我設計新型步槍的初衷並非是為加強效能,主要目的是為方便生產,降低成本,你們也看到了,這是支樸實無華,堅固耐用的步槍,表面經過特殊的防鏽處理,能夠正常使用五十年甚至更長時間,而且,我要讓所有零件的製造過程變得簡單迅捷。”
說罷,達利拿出另一幅設計圖,“工程師伊斯塔,你個子高,把這個掛在牆上,謝謝。”
人們朝著新的圖紙展開討論:“這是什麼玩意?一個長桌子?達利部長要給食堂設計飯桌嘛?”
“安靜!”達利拍了拍手掌,“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這是即將應用於機匣零件生產的新方案。
在工廠調研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工人需要負責多個工序,這樣效率不高,對工人的技能要求卻是很高,學徒工們的學習過程也會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