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槍騎兵之歌(第1/3頁)
章節報錯
1703年4月2日,晌午,賽托維茲會戰的戰場上,硝煙滾滾,槍炮齊鳴。
瓦爾斯塔公國第三軍在聯軍的猛攻下即將被全面擊潰,只有第七師的一些殘部仍據守在各自的陣地上。
值此危機時刻,援軍到來了!
瓦爾斯塔公國第十一軍、第十軍、第十二軍抵達了戰場,戰場的人數比例發生逆轉。
為了拯救血戰中的同胞,率先抵達的第十一軍只做了簡單的整備,便率先對聯軍部隊發起進攻,三個騎兵中隊衝在最前方,龐大的騎兵師緊隨其後,最後方的步兵排成行軍縱隊加速前進。
援軍隊伍中,三支新組建的騎兵中隊顯得格外耀眼,他們頭戴草原人特有的四角方頂帽,穿著公國配發的驃騎兵軍裝,乘騎自己家鄉特產的草原駿馬。
他們不像其他騎兵部隊,對於他們來說,卡賓槍、手槍和軍刀只是副武器,他們以古老的方式作戰,所裝備的主要武器是一根長約三公尺的騎士長槍。
這罕見的槍騎兵團由三百餘名來自草原的漢子組成,伊斯特·米德奈特公爵親自徵募、組建了這支部隊。公爵大人對草原人的馬術和長槍技藝讚譽有加。
為了回報公爵的信任,槍騎兵團的三個中隊衝在援軍的最前列,想要以戰鬥證明自己的價值。
負責指揮他們的軍官是伊萬少校,他出身於草原上的顯赫家族,受到過良好的高等教育,他的全名是:伊萬·米哈依洛維奇·伊萬諾夫斯基,這是個草原人特有的冗長姓名,由自己的名字加父親名字再加上家族姓氏組成。
伊萬少校乘騎著一匹棗紅色的草原駿馬,馬鞍後方斜插著一把卡賓槍,另一側掛著彎刃軍刀。他的右手緊握著自己的長槍,鋒銳的槍頭散發出懾人的寒光,槍頭下方飄揚著的紅色小旗幟被勁風吹得獵獵作響。
前方不遠處就是紛亂的戰場,聯軍正忙於圍攻一座城堡,由於太過輕視對手,他們隊形散亂,一支缺乏保護的輕步兵部隊站在城堡周圍,向著城牆上的守軍射擊。
“哈哈!這真是我們槍騎兵團最好的靶子!”伊萬少校豪爽地大笑著,向著緊跟在身後的三支騎兵中隊怒吼道:
“弟兄們!戰機稍縱即逝,咱們這就衝上去,都給我記著,不要憐憫!號手,吹衝鋒號!”
“嗚嗚嗚嗚嗚嗚……”軍號聲響起,三百餘名槍騎兵排成橫隊,形成了一堵由血肉組成的高牆,他們逐漸夾緊了馬腹,穩步提速。
一名留著大鬍子的中尉唱起了草原人的民謠《槍騎兵之歌》:
“
哎嘿!
遊牧民啊!
美麗的草原母親
是她養育了我們
敵人卻威脅要來踐踏
哎嘿!
草原的姑娘們在想些什麼呦?
她的心上人跨上駿馬
拿起他父親的長槍
草原的小夥子們在想些什麼呦?
當他奔赴戰場